退休后的馬克堅仍然時時都在關注著中國足球,他撰寫的博客對中國足球的大事小情進行了評論。馬克堅博客中有這樣一段話發人深省:“中國足球是一部苦難史,更是一部奮進史。一次算不上刻意的選擇使我走進了足球界,先站在球門線上守門,然后隱退到球門線后面繼續為足球奮斗,可能曾有過徘徊,但是終于義無反顧。
在漫長的征途上,許多人為之殉道,更多的人則為之播火——我也聊算一名播火者……”
國青隊小組賽最后一場對朝鮮,是一場無關緊要的比賽。……不過比賽卻很難看,說沒踢一腳像樣的球有點過分,但大部分時間就是這樣過去的。……他們為什么做得這么差?我想是放松的結果,他們就像平時圈養的老虎,一旦回到大自然,反而失去了虎性!”——《國青隊放松帶來的難堪》(摘自馬克堅11月6日博客)
這是馬克堅對中國足球的最后一次獨白。由于發病突然,馬老沒有留下任何遺言,而在生命最后幾天里,他仍心系中國足球。
醫生吃驚:堅強心臟
堅持4天才停止跳動
9日下午,當馬克堅被送進北京同仁醫院的時候,經過醫院CT檢查之后確認為小腦出血,當時經過搶救之后就發現馬克堅已經陷入了嚴重的昏迷狀態,心臟還在跳動,馬老的病情非常嚴重。搶救過程之中,馬克堅的心臟也一度停止跳動,醫院方面告訴馬克堅的家屬做好料理后事的準備,因為憑借他們的經驗,這種狀態很難堅持到第二天凌晨。出乎醫生意料的是,馬克堅的生命力非常頑強,11日下午當前國腳、原國家隊守門員教練徐濤來到同仁醫院的時候,馬克堅的大女兒馬葭含著淚說道:“9日下午醫生就告訴我,說爸爸很難挺過零點,但我爸已經挺過兩個零點了……”徐濤一邊安慰著馬葭一邊說道:“馬老是在等我們啊。”
最終,馬老的心臟比醫生的分析整整多跳動了4天才停止。這種情況發生在已經72歲的老人身上確實讓人難以相信,連醫生都說,馬老能夠一直堅強地讓心臟繼續跳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年輕時當運動員的強健體魄。在馬老昏迷期間,幾乎在北京的足球界人士都趕到醫院看望這位足壇元老,很多當年的弟子也都準備在這一兩天來到北京參加馬老的追悼會。
女兒澄清:連續看球過勞是誘因
馬老病發后,很多人將其與國青的出局聯系起來。事實上,馬老在病發的前晚確實看了比賽,先看了上海申花與北京國安隊的中超聯賽,接著又看了錄播的兩場亞青賽,“那天我睡得也很晚,大約是第二天凌晨兩點多了,還聽到他在客廳走動的聲音。”馬克堅的小女兒說,但對外界將國青隊沒能出線與病危聯系起來,馬克堅的家人很反感,“我爸爸經過太多的風浪了,青年隊預選賽不能出線,他絕不至于因此而病倒。但連續看球過于疲勞,加上他的血壓一直不穩定,倒可能是發病的誘因之一。”
據馬克堅的大女兒馬葭介紹,馬老此前身體一直挺好,除了血壓和心臟稍微有些問題之外,其他一切正常,“上周六還打電話跟我貧呢。我覺得他還是挺快樂的,至少在住院前,他還在享受足球帶給他的快樂。”馬葭稱,馬老的生活除了足球,再沒其他太多的娛樂方式,像釣魚和老年門球這樣的運動根本就吸引不了他,“爸爸的性格很豁達,而且堅強、堅韌,永遠都是將自己最快樂的一面給別人,他是我的偶像。”
馬克,中國足球想念你
施拉普納:“中國足球的改革之父走了,我失去了一個最好的中國朋友。8月份奧運會的時候,我還在北京見過他,沒想到那次竟然成了永別。”
陳成達:“中國足球失去了一位有影響力的人物,我失去了一位最親密的戰友。他是中國足球界寥寥幾位思考問題比較深刻的人才,沒想到這么快就走了,他才只有72歲,比我還小6歲。”
張俊秀:“他這個人人緣非常好,腦子很聰明,在足協里面是比較有才華的官員,我知道足協很多文件都是他起草的。我為失去這位小老弟非常難過。”
馬葭:“ 爸爸的性格很豁達,而且堅強、堅韌,永遠都是將自己最快樂的一面給別人,他是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