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標陽光基金”推動實現中國風濕疾病達標治療
10月12是每年一度的世界關節炎日,今年的主題的是“達標之路,立刻行動”。今天,由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發起、輝瑞公司支持的“恩行自如-白求恩•炎癥性關節病達標陽光基金項目”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全國多位風濕疾病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出席活動。
該項目旨在通過國內外專家交流、區域達標會議等醫學科教形式,推進臨床醫生規范診療行為及大眾疾病科普視頻,提升患者對疾病的科學認知,改善患者預后;推進臨床醫生、患者及家屬、企業、公眾媒體等多方參與,為患者爭取到更多、更好的衛生服務支持,促進炎癥性關節疾病“早發現、早診斷、規范治療”,并倡導患者在患病早期立刻行動,避免延誤治療。
“當前,我國炎癥性關節炎治療的達標率與發達國家依然有比較大的差距。為了提高中國炎癥性關節病患者的治療達標率,全面提高中國炎癥性關節炎治療水平,白求恩公益基金會踐行白求恩精神,設立發起了“恩行自如-白求恩•炎癥性關節病達標陽光基金項目”,促進炎癥性關節病的“早發現、早診斷、規范治療”,來推進臨床醫生規范診療行為及達標治療水平的提升,推動風濕科臨床醫生學習國際先進的診斷標準、達標治療理念及復合評估工具的使用,也為風濕病患者提供更好地慢病管理和及時正確的指導。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田曉犁秘書長介紹到。
治療不規范導致近五成患者兩年內出現骨侵蝕
據了解,關節炎是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關節炎共有100多種類型,其中致殘率最高的當屬炎癥性關節炎。在風濕病學領域,炎癥性關節炎主要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強制性脊柱炎和銀屑病關節炎。由于較高的致殘率和復發率,風濕性疾病也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其中尤以類風濕關節炎和強制性脊柱炎為重,該類疾病由關鍵致病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誘發炎癥并導致患者關節被破壞或僵化。據統計,我國類風濕關節炎的患病率為0.32-0.36%,強制性脊柱炎的患病率為0.3% ,兩種疾病的患者人數將近一千萬人。
由于患者和公眾對這兩種疾病的認知程度較低,治療延誤等不規范化的治療現象十分常見,導致我國類風濕關節炎和強制性脊柱炎的疾病緩解率長期處于較低水平。數據顯示,約50%的RA患者在診斷后2年內發展至中度關節功能喪失,高達60%的AS患者會發生不同程度功能喪失,有的甚至連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
“RA/AS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致殘率很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在病變的早期沒有及時、合理地進行治療,最終會侵犯全身各部關節,造成肌肉萎縮,關節變形。此時患者的日常生活都需他人協助,關節受累較多的患者更是終日不離床褥,不能動彈、無法工作學習而極度痛苦,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患者個人價值的實現都是很大的阻礙。因此,臨床醫生應盡可能給予患者早診斷,規范化治療,使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充分控制并恢復正常行動和工作能力。這其中達標治療是重點和關鍵,遵循達標治療原則,給予合理治療方案,讓患者不僅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臨床緩解,而且還能阻止疾病發展,減少致畸致殘的發生率。”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介紹。
達標治療是疾病緩解的關鍵
達標治療就是以病情緩解(包括臨床緩解和影像學緩解)作為治療目標,采取各種積極有效的治療,在一定時間內將炎癥或病情活動度降至較低水平或達到臨床緩解。
“具體而言,達標治療要求患者必須在風濕免疫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且要密切隨訪、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病初每個月復診調整,三個月全面評估療效,不理想就盡快調整方案,從而盡快達到臨床緩解或者至少是低度活動。一旦達到臨床緩解就可以每三個月到半年再復查。” 曾小峰教授解釋說。
2010年,全球風濕病學專家和患者共同組成的指導委員會在循證醫學證據及專家意見基礎上,明確了達標治療是RA臨床治療的核心策略,隨后,這一理念逐步擴展至AS等風濕疾病治療中。研究證實,在早期RA患者中,達標治療可以比常規治療更好地、更早地控制疾病,顯著改善患者預后,有助于患者盡早回歸工作和各類社會活動,提升總體生活質量。
在中國達標治療也早已開展,但由于大眾對疾病的認知欠缺及治療觀念的不完善,導致目前在實際臨床工作中的達標治療率還很低,有文章報到僅為6%。因此提高達標治療率,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生活,是目前中國治療炎性關節病的關鍵點。
“從患者層面,達標治療要求患者有較強的治療依從性,按時復診、遵醫囑服藥。我們見過很多患者,久病成醫,不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或者覺得不疼了就是癥狀緩解了,就擅自停藥,導致病情反反復復,最終又回到我們這里,這時候往往已經延誤治療、有一定程度的關節損傷了。上海長海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趙東寶教授說到。
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李夢濤教授補充到“此外,在實施達標治療的情況下,由于患者需要在確診后的第一年頻繁地去醫院復診,有些患者會覺得相比之下花費更多了。其實患者第1年額外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最終可使之后的就診次數減少;對于獲得持續緩解的患者,還可逐漸減停藥物,長期下來反而可以降低和節省更多費用。”
多方發力 推動風濕性疾病實現達標治療
據了解, “恩行自如-白求恩·炎癥性關節病達標陽光基金項目”,將呼吁臨床醫生、患者及家屬、制藥企業、公眾媒體及多方參與,共同促進RA及AS的“早發現、早診斷、規范治療”,從而提高該類疾病的治療達標率。
“下一步,我們將成立以全國及各省風濕帶頭人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召開征詢意見會議、在各地區組織開展活動、分享各地經驗,保證項目實施的科學性和高效性;其次,組織重要城市的專家做達標治療巡講活動,提高中國基層風濕科醫生診療水平、普及達標治療理念并強化復合評估工具的使用率。此外,我們還將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推送科普文章、專家常見問題1分鐘答疑視頻等,使患者及家屬得到準確的治療及康復信息,從而獲得達標治療的信心和方法。”曾小峰教授介紹。
最后,與會專家共同呼吁:我國風濕性疾病治療達標率低、患者致殘率高,絕大多數患者因疾病控制不佳而極度痛苦。改變這一現狀需要風濕科臨床醫生、患者及家屬、企業、公眾媒體等多方積極參與,方能促進炎癥性關節疾病“早發現、早診斷、規范治療”,為患者爭取到更多、更好的衛生服務支持。
本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個別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本網站致力于提供正確、完整的健康資訊,但不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正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醫藥資訊,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建議,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