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視購物的種種陷阱,專家建議:完善廣告法是當務之急,目前,電視購物商品宣傳無秩序可言的現象使電視購物公信力遭到消費者質疑。
打開電視機,各種電視購物廣告鋪天蓋地,尤其是手機直銷使人眼花繚亂:“超長待機62天”“用了炒股王,牛市立即屬于您”“擁有一臺,百事不愁”“世界還有光,你的手機就不斷電。”
從去年開始,以往屬于美容、減肥、增高等醫療的電視購物時段,被“永不斷電的手機”“不怕車軋的金鋼手機”“永不丟失的手機”“會說話的手機”等手機宣傳代替。這些手機直銷廣告大多宣稱價格實惠,且功能超強,打出了炒股手機、待機王等概念,手機唱響了電視購物的主旋律。
然而,電視購物給消費者帶來的卻是種種陷阱和麻煩,質量、功能與廣告宣傳不一致,售后服務難保障,銷售商只留電話不知公司名稱、地址等問題屢屢出現,電視直銷手機不斷遭到消費者的投訴,成為眾矢之的。
近日,記者針對電視直銷節目中吹噓的功能,走訪手機市場,咨詢業內人士,總結了以下五條手機電視購物中的種種騙人伎倆。
陷阱一 廠家直銷 價格優惠
廣告詞:“光能充電手機,市場價1880元,通過電話訂購,只需1580元”……價錢便宜是手機電視直銷廣告中最喜歡擺的噱頭。
3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大南門手機市場,兜了好幾圈,才找到一款電視中直銷的CECT手機。誰知,開價竟然還比電視直銷打折后的價格便宜60元,誠心要買的話,還能繼續還價。
拆招:“實際上電視直銷的手機價格肯定偏高,廣告費明擺在那里,公司主要投入都花在廣告和節目制作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嘛。”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陷阱二 手機自帶炒股功能
廣告詞:“這是一部股票行情機,是股市分析機,是股市交易機,可以隨時隨地做交易,不需電腦,不需網絡,隨時選票,操作、觀看全部免費”。“選股票,通過手機直接交易。獨家內置核心個股專業點評功能……等人、坐公交車、喝下午茶時只要帶上手機,到哪里都能看電視。”能通過手機看電視和炒股手機成為電視直銷手機的大賣點。
拆招:“炒股手機很簡單,只要具備了GPRS上網功能,手機就能炒股。現在大部分的手機都有上網功能。開通GPRS之后,就可登錄專門網站查看股票行情。”業內人士對此卻嗤之以鼻。“至于廣告中稱‘行情交易完全免費’,實際上很多軟件本來就是免費的,并不收取信息費。”
陷阱三 燭光也能充電
廣告詞:“手機沒電等于斷了財路,但我們的手機可以超長待機62天。”還有的廣告吹噓自己生產的是光能手機,在搖曳的燭光下、昏暗的燈光下都能充電。廣告甚至忽悠:“不必找插座,只要有光,就能通話。”待機時間的長短是不少消費者選購手機時最在意的一點,幾乎所有電視直銷手機廣告也不約而同地把待機時間超長作為最大的亮點。
拆招:行業人士介紹,宣傳的待機時間是指在不插SIM卡,不撥打、接聽電話,不收發短信,不頻繁開、關機以及手機處于最優網絡狀態時測出的數據,只要消費者使用通話、短信等功能,待機時間就會和市場上的普通手機一樣。而光能技術手機,只不過是加了塊成本不到百元的太陽能硅片。
陷阱四 超強的抗摔抗壓能力
廣告詞:采用軍工技術,抗摔質量超過國家標準10倍;屏幕采用高科技納米玻璃,硬度賽過鋼鐵,刀劃不留痕。還有些廣告,宣稱手機“淬火而成,金剛品質”,在卡車重壓下,手機不破不損。電視廣告中,主持人還用雞蛋大小的鐵塊砸手機、用刀刮屏幕,手機都完好無損。
拆招:專業人士解釋說,盡管手機有抗摔、抗壓能力,但經大卡車一軋,再結實的金屬機身也會變形,況且屏幕部分沒有特殊保護裝置,最易受損。還有人搬出電鉆,以證明手機表面的“金剛不壞之身”。但手機維修人員一語道破天機:“鉆頭必須固定在物體表面的一個點上才能鉆出洞來。在光滑的手機金屬表面上,鉆頭根本無法落腳,所以這一廣告在手機電視直銷中頗為流行。”
陷阱五 售后服務一售了之
廣告詞:“如果您對所售商品不滿意,7天包退,15天包換。我們的保修實行全國連保,1年保修,終身維修。”手機電視直銷廣告中經銷商都信誓旦旦承諾售后服務一流,但事實上,消費者卻遇到不少售后服務的煩心事。
劉先生在一家北京電視購物中心花2380元買了部手機,拿到手機后發現該手機和所宣傳的不一樣,而且信號、功能都有問題。當要求更換時,對方提出:要再寄去2380元才能退掉第一部手機。沒想到,錢寄去后,答應退手機的承諾卻再也沒有回音了。劉先生最終花了雙份的錢買到兩個不合心的手機。
張女士在江西、河南、內蒙古等多家省級電視臺的廣告上看到一款18K黃金龍手機,出于對省級媒體的信任,她訂購了一部黃金龍手機。對方承諾:貨到付款,不滿意包退、包換。當郵局送貨員送來包裹時,張女士要求驗貨,郵局送貨員告知:“付款后才能打開包裝。”交錢后發現包裹內是兩部雜牌手機。張女士隨即要求退貨,送貨員說只能和銷售商聯系,他只收錢不退貨。無奈的張女士告訴記者,為了討個說法,光電話費就花了幾百元,還給她的生活平添了許多煩惱。她告誡消費者,不要輕信電視購物,貨到付款是誘餌,消費者要謹慎購物。
拆招:電視直銷廣告夸大和虛假的宣傳多,消費者舉證維權難。一旦消費者購買后,發現問題便很難再退回去。因為不少電視直銷總部在異地,消費者因無法舉證、聯系不到直銷點等原因,難以維權。另外這些經銷商從不給消費者開具任何發票,所以消費者即使投訴也很難追查到。
對于電視購物的種種陷阱,專家建議:完善廣告法是當務之急。目前,電視購物商品宣傳無秩序可言的現象使電視購物公信力遭到消費者質疑。一方面是消費者對電視購物虛假廣告深惡痛絕,一方面是經營者為了謀求巨大的經濟利益依舊我行我素,跟消費者和國家有關部門玩起了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商場游戲。有關部門不但需要健全責任追究制度,讓施騙商家受到懲罰;更應規范電視購物這一新興的銷售方式,讓電視媒體的公信力成為誠信的宣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