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中工作,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不能適應,體內產生的熱能不能適當地向外散發,積聚而產生高熱稱為中暑。患者先有頭痛、眩暈、心悸、惡心等,隨即出汗停止,體溫上升,如不及時搶救可致昏迷而死亡。一般可分為日射病、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四者可單獨出現,也可同時并見。在烈日下出現的中暑癥狀,首先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頭部先用溫水敷,以后改為冷水敷。在高熱環境下出現的中暑癥狀宜先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飲用含鹽飲料,靜脈滴注生理鹽水500-1000毫升。或速將患者抬到陰涼處,迅速針刺或指壓人中、內關、足三里、十宣等穴位,還可靜脈滴注5%糖鹽水。因高溫、高濕、無風,身體散熱困難,體溫高達40攝氏度以上出現昏迷、抽搐等中暑癥狀者,宜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用冷水或冰水擦浴使皮膚發紅,體表蓋以濕毛巾,頭部及大血管分布區放置冰袋,還可用藥物降溫,如氯丙嗪、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處理原則 首先當速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預防中暑的最好辦法是加強勞動防護,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縮短或減少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中連續工作時程,隨時補充體液,宜多飲防暑降溫飲品,尤其是大汗淋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