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13日在《基因組研究》雜志上報告說,在這25個“長壽基因”中,至少15個在人的基因組內存在相似版本。
這意味著,科學家有可能借此鎖定人體內的基因目標,研究如何減緩人的衰老過程,治療衰老引發的相關疾病。
研究小組人員介紹說,他們選擇了單細胞芽殖酵母和秀麗隱桿線蟲為基因分析對象,二者都是衰老研究領域常用的模型生物。從進化史來看,這兩種生物之間相距大概有15億年,如此懸殊的進化差距比小毛蟲和人之間的進化距離還要大。
正因如此,從這兩種生物體內鑒別出共同擁有的與壽命相關的基因才顯得意義重大。另外,人的基因組內也有十幾個類似基因存在,這表明,類似基因很可能也能調控人的壽命。
華盛頓大學生物化學家布賴恩·肯尼迪說,他們希望將來通過基因工程方法調控人體內的“長壽基因”,不僅延長人的預期壽命,還能延長“健康壽命”,也就是人的生命中身體健康、不受衰老引起的疾病影響的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