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樹葉飄落。在這個季節,不僅樹木蕭條,人的肌膚也開始呈現“緊張狀態”。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異常干燥,甚至出現脫皮、瘙癢、刺痛等癥狀。專家提醒:入秋后天氣由悶熱變得干燥,氣溫明顯降低,由于早晚溫差變化較大,人的抵抗力下降,從而誘發多種疾病,皮膚瘙癢癥、銀屑病、皮膚敏感性疾病是秋季的高發病。
聚焦一:皮膚瘙癢癥
天氣轉涼后,人體皮脂腺分泌開始減少,皮膚容易干燥,引起瘙癢,特別對于老年人來說,他們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減退,皮膚更干燥,因此這種病常見于老年人。與此同時,如果再加上一些外部的刺激,例如過多使用肥皂、洗衣粉等,這就更容易引起瘙癢。
完好、健康的皮膚是身體對抗各種外界侵擾的第一道防護墻。皮膚上面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天然油脂或者脂肪的物質,它們是一道屏障,對內可以保住身體的水分,對外可以防止感染。如果破壞了這一層天然的屏障,皮膚易出現干燥問題。
皮膚瘙癢癥為在外觀看似正常的皮膚上出現瘙癢,可以是全身皮膚發生廣泛性的瘙癢,也有局部的,位置不固定,但常見的部位為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瘙癢為持續性或陣發性,程度輕重不一,一般較輕者癢感可以忍耐,不抓即可過去;重者劇癢難忍,一旦發生難以遏止,常不停地猛烈抓撓,到了晚上難以入睡。
專家支招:
1.皮膚自身有個自我保護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過度干預。洗澡時間過長,沐浴液使用過多等這些行為,極易降低皮膚的屏障功能,因此,預防皮膚瘙癢癥,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不要太勤洗澡,特別是入秋后不要天天都洗澡,而且洗澡時盡量少用沐浴液。腺體多的地方可適當使用,例如腋窩。
2.在飲食方面,多吃水果蔬菜,養成定時喝水的習慣。注意“忌嘴”,對于辛辣、刺激等食物盡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3.皮膚癢時,切忌過度抓撓或用過熱的水燙洗,因為過度搔抓會加重皮膚病。許多患者為圖一時痛快,用力搔抓皮膚癢處,直抓到皮膚出血為止,結果是越抓越癢,形成惡性循環,而用過熱的水燙洗,雖能解一時之癢,但過后會加劇瘙癢,因為用過熱的水燙洗會嚴重破壞皮膚表層的皮脂膜,使皮膚更加干燥,瘙癢更嚴重,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洗澡后搽一些潤膚乳液或服用一些抗過敏藥物或養血潤燥、祛風止癢的中藥,平時還要少用肥皂洗手,注意滋潤皮膚。
無奇不有的長壽秘訣 圖
聚焦二: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易于復發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病因不明,表現癥狀為紅斑或紅斑上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等。各種年齡的人都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居多,并且北方多于南方。
季節變化是銀屑病的誘發因素之一,該病往往冬天加重夏天減輕。進入秋季后,天氣轉涼,該病病情常常會逐漸加重。由于該病發病機理不明,這種病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因此患上此病后,病人首先要對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心理上要嘗試著去接受它,積極樂觀的態度再加上配合醫生的指導和治療,對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幫助。
專家支招:
1.換季時節,銀屑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上呼吸道感染是該病的重要誘發因素,而秋季早晚溫差大,是上呼吸道易發季節,所以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很重要。
2.精神因素對銀屑病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銀屑病患者應該讓自己保持愉悅的心情。
3.銀屑病患者特別需要配合醫生的治療,并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最好的控制效果。
聚焦三:皮膚過敏癥
秋季,沒有了毒辣辣的太陽,風和日麗,很多人都喜歡到戶外走走或者外出旅游,但是過敏體質者可能常常會“惹得一身麻煩”回來。過敏體質者在戶外可能會出現蟲咬皮炎或者是花粉過敏。
所謂蟲咬皮炎,是指夏秋季多昆蟲,如螨、蚊、毒蛾、毛蟲、蜂類等,人被這些昆蟲叮咬后,皮膚出現丘疹、紅斑、水皰等癥狀。患病后以抗過敏為主,主要給予口服抗組胺類的藥物,局部外用蘆甘石洗劑以及激素類軟膏。預防該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從戶外回來后記得清洗全身,并且換上干凈的衣物。這種簡單的做法能使輕度的炎癥得到一定的緩解,但是,如果癥狀比較嚴重就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
而花粉過敏,顧名思義就是對花粉產生過敏反應。如何預防?花粉過敏者最好盡量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外出郊游時最好戴上帽子、口罩和穿長袖的衣服,盡量避免與花粉直接接觸。
由于導致身體過敏的“過敏原”非常多,最常見的就有幾十種。為了能更好地預防過敏癥,過敏體質者可選擇到醫院做檢測。通過抽血和皮膚點刺,部分人可以檢測出其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