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魚翅:為沙魚的翅,性甘涼,有養陰生津、益胃補血等作用。含蛋白質高達76.5%,并含有磷、鐵、鈣等礦物質。蛋白中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因此有利于滋養皮膚粘膜,使之柔嫩,是很好的美容食品,可制成魚翅羹等食用,為高級的菜肴。
2.干貝:為多孔扇貝或明目的閉殼肌,味甘性平偏涼,有健脾補血養陰作用。含蛋白質63.7%,含有鈣、磷、鐵等無機物及微量元素,可提供皮膚粘膜所需的膠質蛋白,因此有美容作用,對關節、韌帶等也有益,可炒蛋、煮湯作羹食用。
3.海蜇皮:性涼味成,有清熱養陰潤肺作用,含水分達88.2%,蛋白質5.6%,鐵12.3%毫克,故對貧血有益。有滋潤皮膚粘膜作用,對皮膚干燥者常食有益。
4.海帶:味咸性寒,有軟堅補血、潤腸通便作用。含有海藻膠、蛋白質及較多的粗纖維,有潤膚作用。常食對美容有益。
5.帶魚:性溫味甘,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清《隨息居飲食譜》一書中謂其有“暖胃、補虛、澤肌膚等作用。其蛋白質細膩易于吸收,其不飽和脂肪酸有利血管疏通,對健美有利。可清蒸、煎炸、紅燒作菜肴食用。
6.蝸牛:國外盛行吃蝸牛,我國古代也曾作藥用或食用。《本草綱目》記載“用牛生研汁飲之,能止消渴,利小便,止鼻衄、治諸腫毒。”蝸牛蛋白質含量甚高,每公斤中達180克,高于雞蛋,且含有大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甚低。蝸牛的消化液中含有30多種催化劑——酶,能水解分化各種食物,因此常食蝸牛可增加人體對多種營養物質的吸收。其所含蛋白質,對人體皮膚、毛發具有營養作用,是著名的美容食品,可生吃、炒食、奶油燴煮及做湯,味鮮美。
這類食物與皮膚粘膜的生理代謝有密切關系,經常食用會使皮膚粘膜必需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得到補充和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