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網上“曬工資”很火爆
每月發工資條,很多部門的領導或會計會把同事們的工資條悄悄塞進他們各自的抽屜里,或者親自遞給本人。“工資保密,避免攀比”是發放工資條的重要原則。不過,近期“工資條”開始高調出現在網絡中各大論壇和博客上。越來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工資條貼在網上供大家比較參考,這一舉動被網友們稱為“曬工資”。春節臨近,網上“曬工資”、“曬年終獎”成了白領中點擊率較高的流行詞匯之一。
朋友小可在鄭州的一家媒體當記者,瀏覽一些網友的收入后,感慨地說:“不如回家當個普通電力職工。”于是小可也在網上“曬”出了自己還不到2000元的工資。
由于曬者日眾,訪者、評者如潮,很多網站開始對“工資條”做整理,國有企業工資條、教育培訓類工資條、國家機關工資條、獨資企業工資條……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實施的一項調查(2769人參加)顯示,44%的受訪者注意到了網上“曬工資”一事。
●專家:四種心理使“曬工資”火爆
為什么“曬工資”會這么流行?鄭州福斯特咨詢公司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彭熠分析,網上“曬工資”火爆背后隱藏著四種心理。首先,人有天然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促使網絡“曬工資”火爆的原因之一。在現實生活中,工資收入往往是一個人的隱私,很少有人會真實地告訴別人自己的收入。而在網絡上,由于沒有什么顧慮,很多網友就把自己的工資報出來,而且數字比較真實,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
其次,每到年末,不少人在新的一年會有新的職業打算,是“跳槽”的高潮期,通過“曬工資”可以了解一些真實的業內行情,為跳槽做好準備。
再次,不排除一些人有炫耀心理,收入比較高,在和低收入人的比較中獲得心理滿足。
最后,個人評估心理。可以借此了解自己付出的勞動和收入是否成正比。
●提醒:“曬工資”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
不僅如此,不少網友還在工資條后面附上了每月的支出和感想。“我是一個鄉鎮的小學教師,我的工資:月薪900元+補助100元每月+津貼獎金200元每月=1200元。幸虧我還沒有結婚,只要養活我一個人,要不就慘了!”一位女網友感慨。
“看完別人的收入,心理有點失衡!”記者的QQ好友“白衣書生”說。
“在了解別人收入后,一些人會產生一些消極心理,比如說,會對自己的能力進行否定,失落感增強,或心理不平衡,會對單位不滿或對收入過高的人產生怨恨心理,變得偏執、仇富,影響自己的心情,甚至做出過激行為。”彭熠說,“要學會及時調節心情,不能因為自己收入水平較低就牢騷滿腹,要樂觀地看待自己的收入。”
彭熠提醒:由于各地的收入和消費都不一樣,因此在“曬工資”的過程中要全方位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