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強,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我國中青年男性脫發的發病率較20年前增長了近10倍以上。
但對脫發是種病需要去醫院就診的認知率仍然很低。當前去醫院尋求治療的男性大多為那些承受尋職、擇偶壓力,年齡在20到30歲的年輕男性。而那些工作穩定,已有穩定伴侶或者建立家庭的脫發男性就缺乏動力去關注自己的頭發問題,尋求治療的人更少。
男性脫發雖然不是一個危及生命的疾病,但是男性脫發具有很強的遺傳性,因此為了子女,婚后夫婦有必要了解男性脫發的知識,關注男性脫發的防治。
目前人類已發現了與脫發有關的一些特殊遺傳基因。其中的部分遺傳基因可從父母中的任何一方遺傳而來,而并非完全遺傳自脫發的父親。有研究結果表明,母系遺傳因素在男性脫發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女性也可攜帶男性脫發基因。有數據顯示,如果母親有女性雄性禿或掉發嚴重的問題,則兒子脫發的概率要高出數倍。因此,夫妻雙方都有必要了解男性脫發。如果丈夫確診為男性脫發,而妻子有脫發家族史,那么妻子就很可能攜帶男性脫發基因。這樣兩人的子女,尤其是兒子就屬于男性脫發的高危人群。
男性脫發是一種復雜的多基因遺傳病,目前尚未查明誘發男性毛發脫落的所有遺傳基因,所以還沒有找到防止脫發的基因療法。但是男性脫發高危家庭的父母應該了解其他影響脫發的因素,比如飲食、起居習慣和心理承壓能力等等,幫助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減少他們脫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