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21世紀趨勢》周刊網站日前報道,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如果自幼接觸鉛,兒童在成年后有可能變得尋釁好斗。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基姆·迪特里克領導的研究小組就鉛對兒童乃至胎兒的影響進行了近30年的研究。他們獲得了有關兒童神經模式、行為和發展的完整調查數據,從而在兒童時期接觸鉛和成年后有暴力行為之間確立了因果關系。研究人員首次證實,兒童血鉛過高會導致成年后有暴力傾向。
據報道,研究人員于1979年至1984年期間,在辛辛那提老城區招募了250名懷孕婦女,因為那里的鉛污染水平非常高。研究人員為懷孕婦女檢測了血鉛水平,隨后持續不定期地為她們先后生產的376個孩子進行相同檢查,直至孩子長到6歲半。這些兒童成年后,研究人員在調查了他們的性格和犯罪情況后發現,胎兒時期和幼年時期血鉛水平較高的兒童在18歲之后比一般人更容易因暴力行為而入獄。
研究人員認為,鉛可能導致大腦灰質減少,而大腦灰質的減少會給大腦的某些特殊區域造成不良影響,使人無法很好地控制情緒和正確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