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夫診療室
我的寶寶現在2個多月,睡覺時喜歡仰臥。不過,只要稍微有一點聲音,寶寶的睡眠就很容易受到驚嚇,感覺他的身體被刺激得一驚一乍的,請問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為體內缺乏什么營養素?需要用什么方法來處理一下嗎?
另外,寶寶每次吃完奶似乎都不太舒服,腮幫子總是會鼓起來,有時還伴有像綿羊一樣的叫聲,剛吃下去的奶就這樣被吐出來了。不知道這算不算病,也許這和寶寶是早產兒有關?請問能否改善一下?(武漢 蔣麗葉)
答:孩子仰臥是很常見的正常睡眠姿勢。但孩子睡眠不實或很容易驚醒則需要尋找原因。一般情況下,小寶寶睡覺或清醒狀態下出現易驚或顫抖現象與體內缺少營養素無關。易驚或顫抖是由于肌肉顫動所致,主要是由于神經傳導泛化有關。這種現象是正常發育中的現象,沒有任何病理意義,不需進行任何治療,與缺鈣等因素無關沒有關系。隨著孩子生長,這種現象就會逐漸自行消失。
孩子吃奶后出現鼓腮幫子及吐奶現象,是典型的胃食道反流問題。隨著嬰兒的生長,食道下段括約肌張力會逐漸增強。大約到嬰兒出生后3-4個月時,典型的返流就可終止。凡是早產兒或接受過外科手術、胃腸道異常的嬰兒,其出現返流的機會要大大高于其他嬰兒。
家長可以做很多事情來減少返流的發生。喂奶后,將孩子豎著抱起,依靠重力使奶汁保持在胃內。還有,喂奶后促使嬰兒打嗝。有些嬰兒在進食一半時,就應促使其打嗝才可避免返流。還可逐漸減少每一次的喂養量,直至不再出現返流為止。如果減少喂養量緩解了返流的發生,還要注意通過增加喂養次數,以保證嬰兒體重的持續增長。
崔大夫您好!很不好意思,由于我們大人的疏忽,給女兒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現在女兒已經2個月大了,但是不用開賽露就拉不出大便來。我們給她按摩肚子、吃培菲康都沒有效果。請問,如何才能幫助寶寶自然排便?以前養成的壞習慣實在太不應該了!(杭州 李卓)
答:便秘指的是大便干燥、排便過程也較困難的一種現象。是否存在便秘與排便的規律沒有太大關系。有些嬰兒幾天才排一次大便,但只要排出的是軟便,就不能認為存在便秘。一般來說,大便在大腸(即結腸和直腸)內存留時間越長,大便就變得越干燥、甚至呈小硬球狀。
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比如肛門狹窄、腸道神經發育不良等,但常見原因還是嬰兒飲用的牛奶。通過多喝水可以促進腸蠕動,母乳喂養的媽媽通過改變飲食結構也可幫助嬰兒軟化大便,比如進食李子水。另外,6個月左右的嬰兒通常開始進食固體食物,而新種類和新形狀的食物可引起嬰兒便秘,有時還會出現頑固性便秘,此時請盡量給嬰兒提供甜水果、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或者是果汁,比如杏、大李子、桃、梨、豌豆、菠菜等。
如果果汁起不到作用,可選用乳果糖。乳果糖是一種不被人體吸收的糖,在腸道內起到與李子汁和梨汁相同的作用。其它大便軟化劑還包括氧化鎂乳劑和二辛基硫代琥珀酸鈉。氧化鎂乳劑的用法是每12~24小時服用半茶匙,以代替果汁。另外一種治療便秘的方法是使用潤滑劑。將軟化劑涂于肛門周圍和肛門內,利于大便很容易地滑過肛門。任何無色、不含香料的乳化劑都可使用,比如凡士林或其他含有凡士林的潤滑油等。有時可使用小指頭刺激肛門,但絕不能使用棉簽或其他細窄的物品刺激肛門,而且要記得先修剪指甲!
寶寶(14個月大,女)的右眼有時會有很多淚水出來,到兒童醫院做檢查,醫生讓做造影,說很有可能是淚腺不通。在做完造影之后,又說淚腺是通的,只是有點狹窄,還說造影結果只供參考。現在寶寶的右眼還是流淚,請問這要緊嗎?醫生讓我們做手術,以寶寶這樣的年齡來說,適合做手術嗎?有必要做嗎?(南京 楊娟)
答:家長可以輕輕擦拭嬰兒的眼睛以去除眼部分泌物。最好使用濕潤的棉球、紗布或柔軟的毛巾,從鼻側的眼角向外擦拭。如果存在淚管狹窄,這種擦拭方法有助于暫時緩解淚管阻塞。另外,將生理鹽水或母乳滴到嬰兒的眼內,有助于清除分泌物,而且清除的速度還很快。因為母乳內含有很多抗體,可以殺滅細菌。
如果嬰兒存在淚管狹窄,那么在接受生理鹽水清洗期間,眼部情況確實可以得到控制;但在停止使用之后,分泌物還會出現,這是因為原發問題——纖細或被阻塞的淚管還沒有得到解決。因此,對患有淚管狹窄的嬰兒來說,醫生會建議實施淚管按摩,用一個手指輕輕按摩鼻子和鼻側眼角之間的部位,這樣有助于去除阻塞于淚管內的殘留物。如果發現嬰兒眼內持續存在黃綠色分泌物,或是眼瞼出現了明顯的紅腫,就說明感染已播散到了眼外,那就請馬上就醫。
請注意,凡是存在淚管狹窄的嬰兒,只有在眼內分泌物持續增多時,才有必要接受抗生素滴眼液的治療。因為抗生素滴眼液適于清除大量的細菌,而母乳或生理鹽水只適于預防細菌感染或治療輕微的細菌感染。如果淚管狹窄已經持續了數月,就需要接受外科治療,以疏通淚管和幫助眼淚引流。
寶寶從3個月大開始長牙,所有牙齒大概在1歲左右時長齊。可是,現在寶寶已經滿23個月了,口水依然是流個不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請問我們該怎么辦呢?另外,寶寶已經連續一年多喝同一個牌子的奶粉,很多人說應該給寶寶換奶粉了,請問有必要換嗎?(沾化 胡成玲)
答:不論是嬰兒還是成人,每天都會產生很多唾液。這些唾液主要通過吞咽進入胃腸。由于嬰兒的吞咽能力不夠成熟或吞咽反射尚未建立成熟,就會出現流口水現象。當孩子在流口水時,家長除了要排除存在口腔潰瘍或咽部感染等可能外,應該在孩子面前頻繁進行吞咽動作的示范,這樣孩子就會學會吞咽唾液。這種行為模擬的效果非常好,但是需要堅持一定時間才會見效。家長要有耐心,其實流口水并不是一種病理問題。
如果寶寶生長發育等方面沒有出現問題,我們主張不要更換奶粉的品牌。不同品牌的奶粉間會有一些不同,頻繁更換奶粉的品牌不利于孩子胃腸道的適應,有時可能出現腹瀉、便秘等不該發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