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一個人聰明不聰明,看看小時候的睡姿就知道了
根據《小兒科醫學》期刊報告,研究人員對350個健康寶寶進行睡姿研究,發現趴著睡的寶寶智力發育較快,但是躺著睡的寶寶也能夠慢慢趕上趴著睡的寶寶。但是趴著睡容易突然窒息,躺著睡則安全無虞。
那么,到底要讓寶寶怎么睡,才會聰明、健康又不會突然窒息呢?研究人員建議,晚上睡覺時,最好讓寶寶們躺著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顧時,再把睡姿調整成趴著睡的狀態。寶寶的睡覺房間最好保持適當溫度、濕度和光線,寶寶才會睡得又香又甜。
趴睡的好處
胎兒在母親的子宮內就是腹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所以寶寶趴睡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驚醒,有利于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趴睡還能使寶寶抬頭挺胸,鍛煉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進寶寶肌肉張力的發展。趴睡還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到食道及口中引發的嘔吐及窒息,消除脹氣。
哪些寶寶不適合趴睡
患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喘鳴、肺炎、感冒咳嗽時痰多、腦性麻痹的寶寶,以及某些病態腹脹的寶寶,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門狹窄、十二指腸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癥、胎便阻塞、壞死性腸炎、腸套疊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腫瘤、腎臟疾病及腹部腫塊等疾病的寶寶,不適合趴睡。
哪些寶寶很適合趴睡
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異常、斜頸等的寶寶,可以嘗試趴睡,以幫助緩解病情。下巴小、舌頭大、嘔吐情形嚴重的小孩,必須趴睡。另一種狀況要特別注意,幼兒有痰時,常常會嘔吐。
有人說國外的寶寶經常趴著睡,這樣遵循了一種“自然規律”,即人生來是喜歡趴著睡的;有人說寶寶側著睡最適合寶寶;有人說仰著睡會睡成個“扁腦袋”,究竟哪種睡姿對寶寶最有利,目前并沒有科學的定論,不過,作為父母倒是應該了解一下三種睡姿各自的優缺點,再根據自家寶寶的情況靈活掌握。
俯臥
優點:
1、寶寶有安全感,胎兒在媽媽子宮里就是腹面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因為人體的腹面部相對于背部來說,缺少骨骼的保護,容易受到外界傷害,且比較敏感。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而許多寶寶好像天生就愛趴著睡,也是基于上述原理,把身體最脆弱的部分保護起來,睡沉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從而減少哭鬧,有利于神經系統的發育。
2、有益于胃的蠕動及消化,趴著睡時,胃容物不易流到食道及口中,而引起嘔吐;反而蠕動到小腸中,有利于消化吸收。
3、俯臥可使寶寶受抬頭挺胸的帶動,從而鍛煉了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有利于翻身和爬行的訓練。
缺點:
1、容易引起窒息因為寶寶的頭較重,而頸部力量不足,在不會自如地轉頭或翻身時,口鼻易被枕頭、毛巾等堵住,就會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2、不利于散熱胸腹部緊貼床鋪,不易散熱,容易引起體溫升高,或者由于汗液積于胸腹而產生濕疹。
3、四肢手腳不易活動。
側臥
優點:
1、右側臥可減少嘔吐或溢奶,因為胃的出口與十二指腸均在腹部右側,所以,右側臥可使胃容物更易流到小腸;同時,萬一發生嘔吐,側臥可使口腔內的嘔吐物由低的角流出,而不至于流入咽喉。
2、幫助肺部痰的引流如果一側肺部發生炎癥,可采取另一側臥,使發炎部位的分泌物(痰)易于流出氣管。
3、減少打鼾寶寶睡覺打鼾,多由咽喉部分泌物及軟組織相互振動而產生的。側臥可以改變咽喉軟組織的位置,減少分泌物的滯留,使寶寶的呼吸更順暢,也就不會打鼾了。
缺點:
1 、左側臥易引起嘔吐或溢奶,因為胃與食道的交界偏左側,左側臥時胃容物易回流到食道中。
2、維持姿態比較累寶寶的身體是滾圓的,四肢又比較短,維持側臥姿勢并不容易,需要用枕頭在前胸及后背支撐。
仰臥
優點:
1 、不必擔心窒息口鼻直接向上接觸空氣,一般也不會有外物遮堵而影響呼吸。
2、可直接觀察寶寶睡況口鼻是否有過多分泌物;有沒有嘔吐;臉色是否有怪異表情或臉色不正常等均可立即發現,并采取措施。
3 、四肢活動靈活四肢不受局限,使寶寶睡眠比較放松、自在。
缺點:
1 、易發生嘔吐胃的生理結構使仰臥時胃容物易回流食道造成嘔吐;而且吐出物不易流出口外,會聚積在咽喉處,容易嗆入氣管及肺,發生危險。
2 、心理上安全感較小因為把人體較脆弱的部位一全部暴露在外,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不易熟睡。
3、容易著涼胸腹部皮膚較薄易散熱,如沒有采取適宜的保暖措施,容易引起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