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有的小寶寶2歲時就可以認識很多漢字,有的小寶寶4歲時就可以說幾門外語,有的小寶寶4歲時就可以作曲……我們把他們叫做“神童”、“天才”,當然他們的才能有“天賦”的一部分,但是離不開后天的心理養育和教育。
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對“天才”兒童有不同的稱呼,如超常兒童、資優兒童等,都是指一些有高于常人的智力、有較高的領悟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能力或某一方面特殊才能的兒童,比如莫扎特是公認的音樂“神童”,喬丹在體育運動上具有超常的才能。據調查,天才兒童約占兒童總數的2-4%,也就是說,我們身邊可能就有天才寶寶需要你的特別心理愛護呢。
很長時期以來人們對天才都有一種誤解,即認為他們多半性情古怪、孤僻,情緒欠穩定。事實上,有很多研究表明,“天才寶寶”一般總是很快樂的!他們多數有愉快的心境,充滿著熱情,關心他人和世界的前途,有明確的是非觀和正義感。他們當然也會有煩惱,但是他們的煩惱在多數父母眼里實在是“太大……太過于杞人憂天”了,他們會擔心地球的環境再繼續惡化下去怎么辦,會為處于戰爭和饑餓中的孩子擔憂,因此有時候他們看起來有點憂郁。
“天才寶寶”一般總是很喜歡自己,比起同伴來,比較知道怎樣來使自己開心起來。他們也更容易體會身邊伙伴的心情,他們中的大多數會有不少好朋友。但是因為天才常常可能比較“完美主義”,有時候會對自己和朋友比較苛刻。
天才寶寶喜歡的東西也總是特別多,他們興趣廣泛,比起他們的同伴,他們更喜歡探索,喜歡學習更多、更深、更復雜的知識。有的天才寶寶會一直專注于他們喜歡的活動中,比如他們可能會捧著自己愛讀的書不放,甚至連你叫他也沒有聽見。
也有一些天才兒童會表現出孤僻、冷漠、急躁、自私,但這并不是他們希望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們背負過高的社會期望,來自父母、教師、同伴和社會的壓力使他們感到焦慮和煩惱。特別是在如今強調競爭的時代,有的孩子在自卑感和不圓滿感的驅使下,產生妒忌心理;有的孩子對無休止的各種學習與競賽表示厭倦。
我們要給“天才寶寶”一個適合的環境,他們喜歡寬松自由的環境,也喜歡得到表揚和鼓勵,有的時候因為他們的“天賦”,他們比其他孩子更加敏感,更加容易受傷害,所以也更需要在心理上感情上的呵護。你快樂,所以我快樂,讓我們一起快樂地成長。
![曉紅](/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