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營養問題越來越關心,越來越追求“吃精”、“吃好”,有人認為吃精就是常吃精米、白面;吃好就是多吃雞鴨魚肉以及山珍海味。
其實,這都是一種誤解。從營養學觀點,這都是不可取的。近代科學研究表明,膳食所提供的營養素,無論是過多或不足都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一、人們一般都喜歡吃精米、白面,因為它適口好吃。其實,長期吃“精制”的食物,營養不全面,對身體健康不利。粗雜糧吃起來雖沒有精制的好吃,但它含有許多精制食物中沒有或含量極少的營養素,很適合人體的需要。
二、有的人認為,多吃雞鴨魚肉奶、山珍海味等就是“吃好”。這又是一種對“吃好”的偏見。我們知道,雞鴨魚肉奶等食品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和蛋白質,產熱量高,且含有大量的膽固醇,長期攝入過多,易引起肥胖癥、高脂血癥、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糖尿病以及某些腫瘤等,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
飲食過精引發各種疾病 圖
目前,我國食物資源多達2000余種,但任何單一天然食物都不能滿足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因此,要大力普及營養知識,讓營養知識進入千家萬戶,讓人們真正懂得吃什么,怎么吃,怎樣才算吃好,吃得有營養,吃得科學,糾正“吃精”、“吃好”的偏見,不要過分追求“口福”。自覺的配好一日三餐,做到主食有粗有細,有干有稀,副食有葷有素,蔬菜充足,在日常飲食中吃得多樣化,充分利用各種食物的營養互補作用,平衡膳食,這才是真正的營養合理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