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長城國際心臟病學大會主席胡大一教授指出:吸煙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被醫學界公認的慢性疾病。大量的科學證據表明吸煙是其他許多種嚴重、致命性疾病的原因。無法戒除煙癮,使得人們的健康不斷被侵蝕,尤其是五類人群,需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及早戒煙。
為了表達心血管醫師的控煙決心,胡大一教授率領數千名心血管醫師在大會特制的長城磚上簽名并鄭重承諾戒煙,以身作則,從“心”做起。五類人群是:
希望要孩子的夫婦需及早戒煙
近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吸煙損害女性生育能力,也對男性生殖功能產生多方面的有害影響。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的婦女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懷孕。主動吸煙和受孕延遲之間的關系統計學意義顯著,尤其是超過12個月仍不受孕時。
男性伴侶吸煙嚴重和二手煙暴露也與受孕延遲有關。而且不孕治療成功的可能更小。據認為這是由于吸煙對卵巢產生有害影響。
準媽媽和準爸爸也需戒煙
吸煙的婦女不僅受孕比較困難,而且因吸煙并發癥而導致那些好不容易懷孕的婦女發生妊娠終止的機率也比較大。孕期吸煙的婦女流產的風險顯著升高,出現并發癥的機會也高,如羊膜早破和累及胎盤的并發癥,能引起早產和其他問題。
孕期吸煙對胎兒有害甚至產生致命性(如流產)的影響。孕期吸煙的母親出生的嬰兒體重普遍偏低,這是因為煙草煙霧中的尼古丁能收縮臍帶和子宮的血管,減少向胎兒的氧傳遞,導致低出生體重。低出生體重是嬰兒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許多情況下是由吸煙引起的。
吸煙對孕期胎兒的有害影響能從嬰兒期延續到兒童期。孕期及分娩后吸煙的母親所產嬰兒死于嬰兒猝死綜合癥的風險高3~4倍。對于孕期不吸煙的母親所產嬰兒,二手煙暴露也會導致出生后嬰兒猝死綜合癥風險加倍。
危險!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早告別尼古丁
調查顯示,中國人對吸煙與心腦血管病間的關系普遍缺乏認識,只有不到30%的人知道吸煙會更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APCSC(亞太群組協作研究組織)研究結果表明,亞洲人群中,吸煙與冠心病風險密切相關,它會使冠心病人死亡的風險平均增加76%。除此之外,吸煙使缺血性腦卒中的相對危險增加90%;使猝死的相對危險增加3倍以上!不客氣的說,心腦血管病人抽煙就等于在追逐死亡。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更需戒煙
煙草煙霧對氣道的損害與多種肺部疾病的發生有關。吸煙引起的主要非癌癥性肺部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其他的還有哮喘、呼吸性細支氣管炎、社區獲得性肺炎和多種類型的間質性肺病。
近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煙草煙霧會損害肺部的結構完整性。煙草煙霧能破壞肺部的膠原(collagen),而膠原破壞是煙草煙霧刺激的肺部炎癥和破壞進程開始的一個關鍵步驟,最終會導致肺氣腫的發生。對于已經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來說,繼續吸煙無疑是火上澆油。
癌癥患者,放開手指間的導火索
許多人談癌癥色變,但卻不知道手中的香煙就是致癌的罪魁禍首。吸煙是約90%的肺癌的直接原因,而在中國,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吸煙也與很多其他類型癌癥發生有關,包括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胃癌和女性的子宮頸癌。
吸煙能增加罹患各種肺癌的風險,并且在煙草煙霧中的4000多種化學物質中,超過60種都是已知的致癌物質。因此癌癥患者及其家人必須將遠離香煙及二手煙提高到珍惜生命的地位看待。
針對“如何有效戒煙”和“在戒煙工作中,醫生的表率作用和職業責任”,胡大一教授組織來自全國的數千名心血管專家和醫生展開了熱烈討論。同時,對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舉辦輝瑞支持的“控煙先鋒和戒煙表率”活動獲獎者進行了表彰和鼓勵。獲得戒煙表率表彰的郭新貴、王寧夫教授介紹,醫生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幫助吸煙者戒煙是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是心血管的醫師,更應該成為全社會控煙的中堅力量。目前我國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吸煙,吸煙導致死亡的相關疾病前三位依次是:肺癌,慢性阻塞性支氣管炎,冠心病。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00萬。這對社會和家庭都將造成巨大損失,所以心血管的醫師不僅要自己率先戒煙,更要了解和掌握科學戒煙的方法,幫助戒煙患者戒煙并減輕他們在戒煙過程中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