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帶是由陰道粘膜滲出物、宮頸管及子宮內膜腺體分泌物等混合而成,其形成與雌激素的作用有關。正常白帶呈白色糊狀或蛋清樣,高度粘稠,無腥臭味,量少,對婦女健康無不良影響,稱為生理性白帶。
但若生殖道出現炎癥,特別是陰道炎和宮頸炎,或發生癌變時,白帶量將顯著增多,且性狀亦有所改變,稱為病理性白帶。
臨床上常見的病理性白帶有:
1.無色透明粘性白帶 呈蛋清樣,性狀與排卵期宮頸腺體分泌的粘液相似,但量顯著增多;一般應考慮為慢性宮頸內膜炎、卵巢功能失調、陰道腺病或宮頸高分化腺癌等疾病的可能。
2.白色或灰黃色泡沫狀白帶 為滴蟲陰道炎的特征,可伴有外陰瘙癢。
3.凝乳狀白帶 為念珠菌陰道炎特征,常伴有嚴重外陰瘙癢或灼痛。
4.灰色均質魚腥味白帶 常見于細菌性陰道病。
5.膿樣白帶 色黃或黃綠,粘稠,多有臭味;滴蟲或淋菌等細菌所致的急性陰道炎、宮頸炎、宮頸管炎均可引起。官腔積膿、宮頸癌、陰道癌或陰道內異物殘留亦可導致膿樣白帶。
6.血性白帶 白帶中混有血液,應考慮為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宮頸息肉或粘膜下肌瘤等。安放宮內節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帶。
7.水樣白帶 持續流出淘米水樣白帶,且具奇臭者一般為晚期宮頸癌、陰道癌或粘膜下肌瘤伴感染。陣發性排出黃色或紅色水樣白帶應注意輸卵管癌的可能。
![Sky](/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