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睛就是一般俗稱的結膜炎,是眼球表面一層眼白(即結膜)的發炎。患結膜炎時可以有輕重不等的刺痛感,還可以有砂子吹進眼內的感覺(稱“異物感”),同時表現為眼白的充血和眼球表面分泌物的增多,有的人還可以有輕度畏光、流淚等癥狀,一般不影響視力。結膜炎可以因致病原因的不同而表現有所差異。如果是細菌感染所致,分泌物一般比較粘稠,甚至是膿性分泌物,而流淚畏光現象較少見或較輕;如果致病菌是病毒,那么分泌物較少且稀,甚至表現為水樣分泌物,而其充血顏色可以較暗、較明顯,其病程也往往比細菌性結膜炎要長。
在此,我可以簡單地提供一些對結膜炎的治療藥物和具體應用方法。
對于細菌性結膜炎,可以選擇1~2種抗生素眼藥水,如潤舒眼藥水、潔霉素(林可霉素)眼藥水、信利妥眼藥水、利福平眼藥水等等。眼藥水一般可以每天滴3~4次或5~6次。在應用抗生素眼藥水的同時為了增加抗生素在眼球表面的抗菌時間,可以選擇一種抗生素眼膏,眼膏一般在臨睡前涂在眼球表面的結膜囊內。對于病毒性結膜炎,那就必須選擇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如三氮唑核苷(即病毒唑眼藥水)、15%磺胺醋酰鈉眼藥水以及無環鳥苷等抗病毒的眼藥水和眼膏,而用藥時間的長短一般要看病情的變化,但宜長不宜短,可在7~10天左右。但千萬不要癥狀稍有減輕就馬上停止用藥。
值得一提的是,有時由于選擇藥物的不恰當,非但不能治療你原來的眼病,反而會使病情變得更加嚴重。就拿抗生素來說吧,抗生素不是總能幫助你消除炎癥,如果你得的是病毒性角膜炎(如樹枝狀角膜炎),在治療時一味用抗生素,或者加用激素,會造成不良的結果。因為過多應用抗生素會助長病毒或真菌的發展,不恰當地應用激素會使原有的炎癥更加嚴重。
過去結膜炎的致病原多半是細菌,但近幾年來,致病原發生了十分明顯的變化,正像內科最普通的感冒一樣,目前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所以,就結膜炎而言,過去講述的那一套癥狀和體征已多不同于現在臨床上所見的癥狀,因此在結膜炎的治療方面也必須隨之發生變化。那位老朋友的孫子,在接受當地醫院的氯霉素眼藥水和金霉素眼膏治療后癥狀不見改善是可以想象的。在當地給予結膜下注射了青霉素針劑之后,仍然不見好轉,眼球充血反而加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對癥下藥。
因此,對于任何一種疾病,最重要的是診斷要明確,然后才可以有的放矢地選用適當的藥物。不然,即使你選擇了貴重的藥物,也是難以奏效的。
![Fire](/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