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們都知道維生素D可以預防軟骨病。但是現在人們發現維生素D還可以幫助人體更好地吸收鈣,增強骨骼韌性和密度,預防骨質疏松。而且還能預防很多慢性病像癌癥,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自體免疫疾病等。
調查發現很多大人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過低。因為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很少,所以我們所需的維生素D主要是靠曬太陽,體內自造出來的,或者是通過補充多種維生素制劑。但是問題是很多人不宜曬過多太陽光,因為紫外線等對皮膚傷害很大。季節、一天中的不同時段、地理位置、緯度不同、空氣質量狀況不同、膚色不同、年齡不同都會有不同的影響。而且很多多種維生素制劑是維生素D2 ,不是維生素D3。
維生素D是唯一的一種既是習維生素又是荷爾蒙。皮膚制造維生素D后,腎和肝臟會把它轉化成為一種活性荷爾蒙,控制鈣的吸收和促進骨骼的生長。如果缺鈣,骨骼就會變成脆弱,影響體內其他部位對鈣的輸送。缺維生素D的話后果會更嚴重。
陽光維生素D
維生素D是唯一的一種不是從食物中獲得的,但是如果皮膚吸收了陽光,就會源源不斷地制造維生素D。但是不是所有的太陽光都有效。一般來說,離赤道越遠,維生素D的制造就越高效。但是云層阻擋和空氣污染可能阻礙了UV。南美洲的人可以每天曬10至15分鐘的陽光就足夠了。
我們需要多少維生素D?
50歲以下的人每天應該提供2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51歲至70歲的人需要400國際單位,70歲以上需要600國際單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需求量是因為皮膚隨著年齡的老化,制造維生素D的能力越來越低。
兒童,大人和孕婦最多吸收2000國際單位,超過這個量就會起反作用。因為維生素D可溶于油脂,過量會影響健康。但是維生素D過低也就沒法預防慢性疾病和骨質疏松。每天攝入1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就可以既有保健作用又不會起反作用。只要你不過量吃肝油,就絕不會攝入過量維生素D,通過曬太陽也不用擔心會制造過量或不足量,因為人體自身會調節。如果你患有皮膚病的話,最好要先咨詢過專家意見來調節曬太陽的時間長短。
![小牛](/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