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缺鐵的人會出現全身乏力、腹瀉、易脫發、易患潰瘍性疾病等癥狀,嚴重者可引發缺鐵性貧血。老年人是缺鐵的主要人群,這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和代謝功能都會減退,這會影響其身體對鐵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老年人應注意及時補鐵。
不過專家提醒老年人,在補鐵時應注意以下五點事項,否則不但起不到補鐵的作用,還會給身體帶來損害:
一、在補鐵的同時應適量地補充一些維生素:臨床研究發現。有多種維生素在人體吸收鐵的過程中都起著關鍵的作用。如: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鐵的吸收率:維生素A可以改善鐵在人體內的轉運情況;維生素B6可以提高人體骨髓對鐵的利用率;維生素B2可以促進人體腸道對鐵的吸收。因此,老年人在補鐵的同時應適量地補充一些維生素,以促進身體對鐵的吸收和利用。
二、在補鐵的同時要避免食用可影響人體對鐵吸收的食物:臨床研究發現,許多食物都可以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如高脂肪食品、乳制品和蔬菜中的西紅柿、黃瓜、胡蘿卜以及蘇打餅干、花生、茶、咖啡、碳酸飲料等。這些食物都具有抑制胃酸分泌或降低胃酸濃度的作用(個別食物中含有的鞣酸可與鐵結合變成難以被人體吸收的鐵鹽),故都會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因此,人們在補鐵的同時應盡量避免食用上述食物。
三、補鐵應適可而止:老年人若長期服用鐵劑或食用高鐵飲食,即便是缺鐵的老年人,也易患上慢性鐵負荷過重癥。該病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昏迷等急性鐵中毒的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休克和死亡。另外,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鐵的大量蓄積還會誘發或加重老年癡呆癥。因此,專家建議老年人:補鐵要適可而止。補鐵并不是補得越多越好。
四、在補鐵的同時要預防肥胖癥的發生:食物中所含的鐵主要可分為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和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紅素鐵兩種。其中動物性食物中的血紅素鐵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因此許多老年人都會通過食用一些動物性食物來補鐵。加之老年人的運動量相對偏少,使得這類老年人極易出現肥胖。而老年人一旦出現了肥胖癥,則極易引發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因此,專家建議通過食用動物性食物來補鐵的老年人:一定要控制進食量,并要加強運動,以預防肥胖癥的發生。
五、服用補鐵藥時要注童服藥的時間和劑量:許多老年人喜歡選擇口服鐵劑的方式來補鐵。不過專家告訴我們,鐵劑宜在飯后1~2個小時內服用,否則服藥者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和上腹不適等癥狀。另外。老年人在服用鐵劑時宜選擇刺激性較小的葡萄糖酸亞鐵,并應從該藥常規劑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開始服起,待胃腸道適應后,再逐漸加大服用的劑量,直至達到常規劑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