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是工作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綜合促成的結果。除了必要的勞動保護外,有選擇地多食用適當的食物,能有效地降低職業病的發生率。
攝影、X光拍片和微機操作人員由于經常接觸放射線,應多吃高蛋白食品,以補充因放射線損害引起的組織蛋白質分解;多飲綠茶,有利于加快體內放射線物質的排泄;還應多食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
汞礦開采作業及氣壓表、石英燈、油墨、整流器制造人員由于經常接觸汞,應常食用柑橘、胡蘿卜、玉米等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內含有大量的果膠物質,能與汞結合,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排出體內的汞離子;還應多食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
印刷、鑄造、電焊、玻璃、搪瓷等作業人員由于與鉛接觸較多,應多吃含酸較高的蛋、瘦肉、魚等食物。多食碳水化合物,抑制鉛的吸收,多食富含鈣、鐵等礦物質的食物,如骨頭湯、蝦、豆制品、動物血等。
陶瓷、干電池等生產人員由于常與錳接觸,應多食富含鐵的食物,以免引起缺鐵性貧血。
煉油、油漆、染料等生產人員因經常與苯接觸,應多選食高蛋白及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紡織、鑄造、翻砂、教師等與粉塵打交道的人員應多吃豬血。紡織業等接觸纖維的人員還應多食黑木耳,以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
農藥、化肥等生產人員經常接觸磷,應多食蛋白質,以提高抗磷能力。
用腦者宜多食蛋黃、動物腦、禽類、牛奶、蓮子、蘋果、金針菇等,多攝取蛋白質、糖、卵磷脂、鈣、鐵、維生素B族等養分,以利于補充腦力消耗、增智健腦。
振動、噪聲環境中工作的人員體內的維生素B消耗量很大,應多食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如米糠、麥麩,以提高工作人員的聽力,預防聽覺器官的損傷。
軋鋼、窯業等高溫工作人員除應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及維生素B1、B2、C外,還應食入一定量的鹽。
野外作業者膳食宜量多質好,并常飲水。冷天可偏食羊肉、牛肉、狗肉、魚、辣椒、姜等高脂、高熱量飲食,以利于補充體力和流汗的消耗、抗風御寒。
在高溫環境下勞動的人員由于大量出汗,體內鐵、鉀大量喪失 ,除了補充足量的水和鹽分外,最好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品,如黃豆、青豆、馬鈴薯、菠菜、柿餅、香蕉等。高溫環境中,人體維生素消耗量增加,大多數水溶性維生素可以從汗水中流失,其中以維生素C流失較多,應多吃一些綠葉蔬菜、棗和柑橘類水果。
![小牛](/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