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又稱骨刺。大多數的骨質增生,不過是骨的一種“退行性改變”。
臨床證明,服用“靈仙狗脊湯”治療骨質增生有效果顯著者。患者可用威靈仙30克,鹿銜草30克,金毛狗脊45克,和去皮雞胸肉250克煲湯飲用。先將上述藥品放入瓦罐內,加10碗水煎至3碗,去滓渣后喝湯。3碗湯要溫飲,分早中晚3次,10天為1療程。
為了提高中藥的療效,對待骨質增生病人,在治療時還應根據疾病的階段和患者的體質情況認真辨證才行。骨質增生初期的癥狀多為單個關節,到了后期可發生于多個關節。疾病發展過程中,患者會感覺到發病的關節活動失靈,行走或負重時酸痛難忍,有的人晨起或久坐后癥狀比較明顯,但稍活動后癥狀可減輕,而一旦勞累過度則加重。病情嚴重時,關節會變得僵硬,失去應有的功能,從而影響正常的生活。
中醫認為,骨質增生早期多為瘀邪交結,凝而不散,治療應化瘀驅邪,舒筋通絡。可服中藥方:桃仁10克,紅花5克,當歸15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威靈仙15克,地龍10克,土鱉蟲5克,烏梢蛇10克,姜黃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
如果病人關節病已是骨質增生的后期,多系肝腎不足,虛中夾實。不足者有陰虛、陽虛之分,夾實者有瘀結、濕熱之別,病情比較復雜。
陰虛者表現為陰津不足,口燥便結,形瘦眩暈;陽虛者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陽痿滑泄;濕熱者多有關節腫痛,關節內有積液,按之波動,屈伸不利。
治療以補腎軟堅為主。可用中藥方: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懷山藥10克,丹參30克,皂角刺10克,威靈仙10克,生甘草5克。陰虛者加知母10克,龜板、鱉甲各12克;陽虛者加干姜10克,附片15克;瘀積者加桃仁10克,紅花5克;濕熱者加蒼術10克,黃柏10克。上藥連服1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治療骨質增生時,有許多中醫都喜歡使用馬錢子制劑。臨床證明,馬錢子及其制劑對骨質增生有療效。但是,馬錢子有毒,應嚴格掌握用量和禁忌。患者不可擅自使用。
![Fire](/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