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15日,廣州市衛生局一位副處長從10層辦公樓窗戶跳下,當場死亡。他年僅37歲,有妻有兒,在外人看來生活幸福美滿。同事只在他臨終前一周發現他有些悶悶不樂,卻沒想到他選擇這樣的方式提早結束自己的生命。很多人懷疑他是因抑郁癥而自殺。
近日,記者走訪廣州多家醫院的心理咨詢門診,發現公務員的心理問題非常普遍。中層以上職位的公務員尤其明顯。
心理有疾者一成為公務員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潘集陽主任向記者表示,在我國,抑郁癥的男性發病率為8%~12%,女性則高達10%~25%。在該院就診的心理疾病患者總數中,公務員約占了10%,其數量比其他任何一個職業的患者都要高。有些高級別的公務員更是請專家為其作私家會診。
據了解,這些公務員的心理疾病多數是由于晉升的壓力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在中國,由于社會文化的特殊性,人際關系的處理成為工作生活當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而在政府部門中這一點更加突出”。
不少公務員的心理問題即使尚未發展到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也普遍表示心理壓力很大。記者日前采訪了幾位不同級別的公務員,他們均表示來自工作、生活的壓力影響了心理健康。
據廣州市腦科醫院及省醫院相關臨床數字估算,礙于面子,擔心被單位知道職位不保,約50%的公務員存在“有病不敢醫”的尷尬。有的公務員在心理咨詢門診治療兩個月才肯向醫生說出自己的身份。
領導不滿意自己就緊張
荔灣區某街道一26歲的公務員表示,壓力主要來自工作量大,領導要求高,很多事情都是搞責任制,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壓力會比較大。工作多做不完的時候,會失眠,但也沒辦法解決。最多是跟朋友打打球,或“打機”放松下神經。越秀區一30歲的女性公務員也表示,領導要求高,和工作量大已經成了她的“噩夢”。每次遇到領導不滿意自己的工作,自己就很緊張,但也幾乎沒有解壓的方法,只能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
某區政府一37歲的科長告訴記者,他做夢都想做個鎮長。目前的職位雖然做得很好,但所在部門沒什么實權,自己的才能也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他時常覺得壓抑,整日垂頭喪氣,感嘆自己不如意,感覺很受煎熬,但想換環境又找不到機會。幸好他還有些朋友可以傾訴,否則一定會憋出病來。
領導雖“風光”壓力誰人知
據記者了解,心理壓力大的問題,在級別較高的公務員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廣州的某局長說:“別以為我們活得很風光很瀟灑,其實我們的心理壓力可能比我們下屬的還要大。”他表示,身居要職所面對的領導和群眾壓力更大,而且還有來自自身的壓力,“作為一個擔當重要職務的人,必須對社會、對公眾、對自身負責,而心理壓力往往來自這種責任感”。
女性公務員頻頻長“痘痘”
此外,很多女公務員表示,她們的壓力比男公務員更大。某公務員梁小姐表示,她畢業后通過考試進入了廣州市政府某部門做科員,工作不到半年,她就經常失眠。本來皮膚很好的她,也冒出了很多“痘痘”。
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范長河博士說,其實還有很多公務員患了心理疾病而沒有到醫院接受治療,不然在醫生所掌握的數據中,公務員占心理疾病患者的比重會更大。
![知心](/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