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是天下所有有情人的節日——情人節。戀愛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你可能自認為是最懂得愛的人,最會愛的人,而事實上或許并非如此。現實生活中,你對愛的態度、觀念,你的愛的方式也許恰恰存在著問題,并已經導致你出現了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不僅影響著你的人生和幸福,還影響著對方的生活。
【案例】
癥結:恐婚
小肖,28歲,某廣告公司的中層干部。小肖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父母在其五歲時就離異了,母親經常向其抱怨父親的不是和婚姻的不幸。
小肖大一時遇見了自己的第一個女友。她各方面都很優秀,小肖花了4年時間才追上她。但在交往的日子里,小肖感到非常累,因為女友很優秀,經常會有許多追求者,結果這段感情只維持了一年半的時間便結束了。后來小肖出國留學,也是為了忘卻這份受傷的感情。
失去這份感情后小肖很痛苦。參加工作后他雖然結識了很多女孩,但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他變得害怕找女友,害怕婚姻,害怕承諾,害怕自己的付出最終得到的依然是冰冷的離別,最根本的是害怕感情一旦投入后再次受到傷害。現在的小肖和任何女孩在一起,心里總是不由自主地保持一份警戒,想控制卻控制不了。一到周末只愿意和同性朋友一起玩,或者干脆在家睡覺,也不愿接觸任何女孩,因為小肖懷疑愛情和婚姻的持久性。
【專家支招】學會在戀愛中自信和信任
兩性關系中,一旦你對愛情發生了恐懼,勢必會影響你和愛人的關系,破壞你原有的感覺和自信,在與愛人的交往中若沒有了自信和信任,你就自動解除了吸引。恐懼感將強化你的自卑,加深你的憂郁,反過來,憂郁和自卑會再次導致你對愛人的恐懼,這就是害怕恐懼的惡性循環。世界上沒有恐懼,只有對恐懼的恐懼。這一道理同樣適用于兩性關系。
母親離異的陰影早就籠罩在小肖的心頭,以至于這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成了他的心理恐懼,不相信人間有可靠的愛情,他實際上是陷入了害怕恐懼的惡性循環。
小肖的感情經歷并不復雜,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單純,在他這個年齡,容易夸大一件事對自己的影響,當然也容易夸大自己受到的傷害。大學校園的初戀算不上不美好,也算不得什么傷害,這樣的經歷不應該成為他今后與女孩交往的障礙。
至于他的恐婚,是由于他心靈的失戀陰影和母親的失敗婚姻所致。現在社會上有不少年輕人對婚姻持觀望態度,不肯把幸福的賭注押在未來的配偶身上,認為沒必要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認為日子久了,總會有彼此厭倦的時候,何必束縛別人、束縛自己?“恐婚族”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現象。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宣傳是起因之一,各種宣傳所造成的社會氛圍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對婚后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面臨婚姻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遲結婚,甚至寧愿獨身,也不愿意“受罪”。
在這里,要提醒害怕結婚的人們不要忘了那句老話:婚姻是一雙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絕穿鞋,也許避免了因為鞋子不合腳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釘子上,到那個時候,你或許會意識到,婚姻其實也是對愛情的一種保護。幸福的婚姻生活是治療“恐婚”的最佳方法。
所以小肖現在要做的是,以積極的心態看待自己曾經的感情經歷,認為那對一個成熟男人而言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時在異性面前建立真正的自信,放松心情談戀愛,用行動為自己創造美好的未來。
【案例】
癥結:失戀
小美,25歲,人如其名,很美。上班后與單位的小王一見鐘情。但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段感情竟是曇花一現,很快小王便以性格不合為理由,與小美提出了分手。小美一時間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不同意分手,情緒激動的她吃下了一整瓶藥,幸好被及時發現才搶救過來。
【專家支招】把失戀的苦悶寫在日記里
失戀引起的主要情緒反應是痛苦與煩惱,大多數失戀者能正確對待和處理這種戀愛受挫現象,愉快地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戀者不能及時排除這種強烈情緒,導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
具體到不同的失戀者,常有如下幾種心態:
其一,羞愧難當,陷入自卑與迷惘,心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閉甚至絕望、輕生,成為愛情殉葬品。
其二,對拋棄自己的人仍一往情深,對逝去的愛情充滿美好的回憶與幻想,自欺欺人,否認失戀存在,而陷入了單相思的泥潭,或不再相信愛情,害怕受傷不敢再重新愛。
其三,因失戀而絕望暴怒,失去理智,產生報復心理。或攻擊對方,或自殘,或從此嫉俗厭世懷疑一切異性,看什么都不順眼。
失戀者應當學會自我心理調整,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UploadFile/200921293253127.jpg)
情人節解開情人結 圖
傾吐——找一個可以交心的對象,傾訴自己心中理不清的愛與恨,怨與愁,以釋放心理壓力,并聽他們的評說與勸慰;或用書面文字,如日記、書簽把自己的苦悶記錄下來,留給自己看,寄給朋友看,這也可能釋放自己的心理負荷,求得心理解脫。
移情——及時地把情感轉移到失戀對象以外的其他人或事上。如失戀后,可積極參加各種娛樂活動,釋放苦悶,陶冶性情。
辯證對待——一分為二地分析、看待失戀,用理智的“我”來提醒、暗示、戰勝迷情的“我”。失戀以后審視愛情在人生中的價值與地位。
【案例】
癥結:失去自我
小萬和小李起初曾是一對非常甜蜜的戀人。小萬非常依戀小李,很享受與他在一起的一分一秒。小萬對小李格外體貼入微,對小李每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飯、坐什么車、和什么人交往等等無一不過問。小萬幾乎把所有的心思全放在了小李身上,無心工作,也不愿與他人交往,整天就是圍著小李轉。反過來,小萬也要求小李這樣細致入微地愛自己。她常抱怨,小李對其還不夠好,說的“我愛你”還不夠多。
漸漸地,小萬發現,小李表現出一種膩煩的情緒,甚至開始有意躲避她。打電話他不接,發信息不回,去公司找他,他躲開了。于是小萬就不停地給小李發短信、打電話,后來電話終于打通了,可他卻在電話里沒好氣地說:“ 你知不知道你很煩呀?我實在受不了你這樣的愛,請你不要再騷擾我了! ”
小萬因此受到沉重的打擊,她怎么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
【專家支招】愛別人,先學會愛自己
當兩個人走到一起時,難免會產生相依相偎的情愫。可是一旦這種依賴感變成了愛情的全部,就會讓愛情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總的說來,當男女雙方的互相依賴程度對等時,就會達到和諧的兩性關系。可是一旦其中一方對對方的依賴感大大超出另一方時,就容易出現問題。擁有強烈依賴感的一方總是努力想要找尋愛的證據,總嫌對方付出得不夠。他(她)總是一而再地指責另一方對自己缺乏關心,從而讓對方覺得窒息、束縛,甚至不堪重負。
每個人都是單一的個體。具有強烈依賴感的人總是試圖否定這種人類與生俱來的孤獨性。在這個推崇人類交流的社會中,這一點也變得越來越不為人所重視。但事實上,我們都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人最能依靠和依賴的還是自己。不管那個人和你的關系多親近,但對于你來說,除你以外的任何人都不會百分之百地受你掌控。把自己的快樂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總難免會承受失望的打擊,倒不如培養自己的自信與獨立,用自身的能力隨時隨地為自己帶來快樂,也讓你愛的人覺得愛你是一種輕松的享受,而并非沉重的負累。
對情感的過于依賴一般來自早年或童年的經歷,童年時被過分關注、照顧,長大后則會過于依賴他人。一些獨生子,因父母非常疼愛而給予太多照顧,所以其長大后沒辦法獨立生活,很自然地在感情中依賴戀人,分手時則不能接受現實。
依賴他人的人,很容易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全部,而且比自己更重要,而很少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萬小姐把自己的快樂全部放在男友身上,失去這種依賴會讓她產生無用感、孤獨感,所以很難從痛苦中走出。
建議萬小姐走上社會,結交朋友,努力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尋找除和小李在一起以外的快樂感覺,試著一個人逛街、吃飯、看電影,做些以前非得兩個人在一起時才做的事。聯絡已經好久不見的朋友,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和關系網,因為一個人除了婚姻,還應該有很多其他的社會關系。愛并非生活的全部,走出去,可以培養心理健全,一段時間后,她的焦慮會漸漸消失。興趣愛好也可減輕痛苦。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愛自己,并勇于愛自己,這樣才能愛別人,沒有男友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案例】
癥結:暗戀
貢晶,30歲,某企業營銷主管。在大學時喜歡上學校一個不同系、不同級的男生。小貢和他之間根本沒有相同的交際圈,小貢只是一直暗戀著對方,對于她來說,能夠見到對方就很開心。
為了暗戀的他,小貢在大學期間沒有交男朋友,也不愿和其他異性來往。而她又一直不好意思主動向暗戀的他表白,一是因為他的身邊已經有了女朋友,二是因為她自認為不夠優秀。
就這樣,這份一個人的戀情一直持續到畢業。畢業后,他回到湖北老家工作,她則留在沈陽。從此,他離開了她的視線,但是還依然占據著她的心。小貢仍無法接受其他異性,她覺得沒有人能與他相比。她也因此痛苦、無助和感到孤獨。
【專家支招】說出來,讓暗戀變明戀
暗戀幾乎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的確,暗戀一個人是一件很美麗的事情,它讓你只看到那個人所有好的一面。但戀愛中僅有暗戀是不夠的,相思病是戀愛中的一種獨特現象,既甜蜜又痛苦。宋代大詞人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就說明了相思可使人茶飯不思,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的狀態。對于暗戀者本人,痛苦往往多于快樂,可以進行如下的心理調節:
首先,你應該鼓起勇氣,讓暗戀變明戀,這樣你才能知道,你的愛戀是否能被對方接受,對方是否值得你這樣付出感情。也許女人的表白總比男人更難一些。不過現在大家的觀念都很開放,而且想表白不是只有面對面說出“我喜歡你”這一種表達方式,你還可以運用手機短信、網絡等最方便、快捷的方式,當然再復古一些,寫信也可以。
二是轉移注意力,這樣可以讓你自己的頭腦變得更清醒。單戀的人常懷有片面偏激的思維。一往情深地陷在感情里,大腦里形成一個固定的興奮點,注意范圍縮窄,導致更加痛苦。因此,應豐富生活內容,要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主動地投身到其他活動中,如把精力用在學習或感興趣的事物中,生活安排得緊湊些。
三是擴大人際交往,不要讓感情“干渴”。單戀者往往有豐富的感情需要,但又未得到滿足,才格外空虛、寂寞、向往關愛。所以應該多結交朋友。有了多方面的情感支持,才不會把愛情當作惟一的救命草,抓住不放。
![Fire](/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