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目標 凝聚注意力
13到18個月,寶寶的感覺系統在進一步發展。感覺系統包括視覺系統、聽覺系統、觸覺系統等。感覺系統功能失調,會導致寶寶在生理上產生注意力低下的問題。比如視覺統合失調的寶寶,對看圖看書缺乏興趣,常呈現疲勞狀,模仿極其簡單的線條圖畫也有困難。觸覺統合失調的寶寶因觸覺十分敏感,所以極力抗拒被撫觸、打針、剃頭等,表現為心神不安、易受驚,注意力難以集中。
缺乏安全感、缺乏耐心、過分依賴或自信心不足等,則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原因。
除了先天生理問題,其他的生理、心理情況大多是不當的教育方式、不適宜的環境造成的。
訓練時給寶寶設定一個目標,讓他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到目標上,幫助他形成有意注意的思維習慣。
訓練項目——
1.拼圖
讓寶寶玩拼圖,從最初的兩三塊起,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拼圖要選寶寶熟悉的、喜歡的形象,比如小動物、卡通形象等,讓他完成后有驚喜、親切的情感收獲。如果寶寶入門困難,可以讓他對照著完整圖形進行拼搭,指點他注意圖塊拼接處的特點。
目標:完成拼圖。
拼圖游戲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喜歡拼圖的寶寶,有時能達到十分入迷的程度,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持續研究、拼搭。注意,拼圖的難度要逐漸加大,要讓寶寶有成功感,才能保持他對拼圖的熱情。
2.小幫手
寶寶對媽媽的日常用品很關注,利用這個特點可設計一些游戲。比如,出門前,讓他幫忙找你的手袋。手袋要一直放在規定的地方,待寶寶熟悉后,悄悄挪動位置,但不要藏匿,讓他稍加尋找就可以看見。寶寶找到后,要感謝他,并引導他說出手袋應該放在何處。同樣的游戲,可轉換成找拖鞋、找衣服等。
目標:一心一意找到手袋
尋找物件的游戲目標明確,容易集中起注意力,同時的收獲是,寶寶耳濡目染養成井井有條的習慣,有益于寶寶形成理性思維和良好的注意力。
3.找相同
一堆三種顏色的三角形積木,你拿出一塊,讓寶寶找出同這個一樣顏色的積木;或者一堆三種形狀的同色積木,你拿出一塊,讓寶寶找出同這個一樣形狀的積木。當寶寶能夠掌握顏色和形狀概念時,可以提高難度,讓他找出同你手里同樣顏色和形狀的積木。
目標:找出相同物件
從觀察物件單一特性到兩重特性,需要一個過程,不要急于求成。讓寶寶對單一特性充分注意和掌握后,再提進一步的要求,以免寶寶厭倦。
4.找不同
一幅圖片上,有長耳朵動物,比如兔子等,有短耳朵動物,比如熊貓等,長耳朵和短耳朵動物各兩三種。讓寶寶找出長耳朵動物,再找出短耳朵動物。這個游戲也可以改成找長尾巴動物和短尾巴動物、找有煙囪的屋子和沒有煙囪的屋子……
目標:不遺漏地完成分類
分類需要注意事物不同的特性。給寶寶做的分類游戲須特征分明、要求單一,使他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到需要觀察的地方。
5.合作
你和寶寶合作進行“美術創作”。你用深色粗筆畫一些單線條的有趣的臉蛋圖。某些簡單的線條,比如眉毛、頭發等,改用淺色粗筆畫,讓寶寶用深色的粗筆直接在淺色線條上描摹。當寶寶能順利完成后,可以將描摹改為臨摹,圖畫則改為橫線條、豎線條等簡單的線條圖。如果寶寶覺得線條圖乏味,你可以和寶寶比賽,看誰畫得好,不過,你不能輕易獲勝哦!
目標:完成圖畫
臨摹比描摹更需要全神貫注地觀察樣本。寶寶如果把線條畫得歪歪扭扭沒有關系,基本走向正確就可以。
6.一模一樣
和寶寶面對面,你一邊報“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一邊觸摸自己五官四肢的相關部位,讓寶寶模仿著做,比一比誰正確、速度快。開始時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報,隨著寶寶熟練程度的加強,你可以連續報三個部位,如“眼睛、鼻子、嘴巴”,讓寶寶連續觸摸,報的速度也可逐漸加快。
目標:在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做到動作無誤
這個游戲在高度興奮中凝聚起寶寶的注意力。游戲中不強調左和右,比如,你觸摸左耳朵,寶寶可以因面對面而模仿著觸摸自己的右耳朵。但游戲中的要求須一致,不能時而以右耳朵為準,時而以左耳朵為準。
7.戴帽子
找筆帽與筆桿相同材質的毛筆、鋼筆、圓珠筆等,將筆桿和筆帽分別擺放,讓寶寶自己找筆帽,給這些筆“戴帽子”。如果是幾支相同的筆,比如毛筆,粗細區分要明顯。這是一個配對游戲,也可用蓋瓶蓋等來代替,當然,瓶蓋的大小也要區分明顯。
目標: 配對成功
讓寶寶在動手操作中加強觀察的注意度。
8.小信使
讓寶寶傳話,比如,讓他對爸爸說:“媽媽說,報紙在書桌上。”讓他對媽媽說:“爸爸說,知道了,謝謝!”在游戲中要讓寶寶覺得他是一個不可缺少、無人替代的小信使,因而很自豪,激發起他對游戲的高度關注。傳話的內容從簡單到稍復雜,從單句到兩三句。
目標:不遺漏內容
如果寶寶更改詞語,但意義準確也是完成了目標。
![寶寶的注意力訓練(圖)](/UploadFile/2008108115826928.jpg)
寶寶的注意力訓練 圖
9.有聲有色
每天為寶寶讀有簡單情節的圖畫書,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更好。讀的時候要有聲有色,比如,讀到“高興”兩個字時,可以添加“哈哈哈”的笑聲,并做出笑的樣子。寶寶對詞匯不懂不要著急,這是一個刺激思維和理解力的過程。讀的時候除了讓寶寶看圖以外,還要指點文字,讓他知道你讀的是這些美麗的方塊字。
目標:聽完故事
從關注故事到關注抽象的文字,對注意力的發展是一個飛躍。注意,不要演化成讓寶寶認字。
10.旅游
帶寶寶在小區活動,指定一條路線,比如,從小徑到樂園,再到游泳池邊……你先當“導游”:我們旅游去!穿過大花園(小徑兩旁的綠化),翻過高山(爬滑梯),啊,看到大海嘍(游泳池)……再讓寶寶當“導游”,說說“旅游風光”。
目標:給地形命名
想象能激發寶寶的興趣,擴大對事物的注意范圍。如果寶寶自行對“旅游地點”命名,不要去更正他,因為這不但能發展他的想象力,而且能發展他關注事物特點的能力。
11.發現美麗
利用大自然的天然色彩,讓寶寶尋找。比如,找出萬綠叢中的一點紅、一點黃。當寶寶能力增強時,讓他在斑斕色彩中尋找某一種色彩的植物。
目標:找到相關色彩
在廣袤的背景中尋覓,對寶寶的注意力是一種“考驗”。
Tips1 不適宜環境
▲經常搬家,或經常改換生活處所,比如,寶寶在自己家、外婆家、奶奶家“穿梭”住宿,缺乏安定感。
▲家中經常有太多的親朋鄰里出入、聊天、聚會,家庭生活多紛擾,寶寶常處于莫名的興奮狀。
▲寶寶沒有專用的游戲環境,或者環境紊亂、嘈雜。比如,游戲時電視機在一旁開著,使寶寶分心。
▲生活環境過于封閉,寶寶缺乏同齡伙伴,沒有模仿對象,對爸爸媽媽的依賴性特別強。
▲生活環境過于狹窄,寶寶在熟視無睹中無法獲得有新鮮感的刺激,無法擴大對事物的注意范圍。
Tips2 不當教育方式
▲因忙碌、緊張、壓力大,在語言、舉止上將焦慮情緒傳遞給寶寶。
▲怕寶寶受傷,缺少運動,比如早早地將寶寶局限在童車的小小空間里,寶寶的感覺系統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發展。
▲要求寶寶做他不感興趣或超過能力的事,迫使寶寶用不斷變換活動來逃避爸爸媽媽的要求,不能持久進行一項活動。
▲寶寶獨自玩游戲時,進行不必要的干預,特別寶寶剛開始摸索嘗試時,就急于指出他的不足,甚至越俎代庖,既影響寶寶情緒,又影響寶寶的注意力。
▲一次游戲提出幾重要求,使寶寶顧此失彼,注意力難以集中。
▲給寶寶的指示模棱兩可,不清晰,不明確。
▲寶寶完成任務后,不贊賞,不鼓勵;對寶寶的不足,多批評指責而不是耐心示范、鼓勵,使寶寶缺乏興趣,甚至產生畏難、厭惡情緒。
![曉紅](/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