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血管疾病的誘因,公眾通常會想到吸煙、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以及家庭病史等,但打鼾給健康所帶來的威脅卻很易被人們忽略。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密歇根大學健康系統心血管中心的梅爾文·盧本范爾博士表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睡眠呼吸暫停或睡眠呼吸紊亂,這是因為此種病癥與心臟病、中風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嚴重的打鼾不僅讓人感到厭煩,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危險信號。患者將在入睡后短暫地停止呼吸,從而引發心力衰竭和中風等。
打鼾者的氣道通常比正常人狹窄,白天時咽喉部肌肉代償性收縮使氣道保持開放,不發生堵塞。但夜間睡眠時神經興奮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組織堵塞,使上氣道塌陷,當氣流通過狹窄部位時,產生渦流并引起振動,從而出現鼾聲,嚴重時呼吸可以暫時停止,影響打鼾者的健康。
大腦中可激發呼吸的化學物質會在打鼾時停止作用,當缺乏這種激勵物質時,人們通常會停止呼吸。而當呼吸暫時停止時,人們體內的含氧量將急劇下降,荷爾蒙和腎上腺素將隨之猛增。這些荷爾蒙可導致高血壓、心律不齊,甚至心臟病發等。
事實上,打鼾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也是雙向的,心臟有問題的患者大多也存在睡眠障礙。盧本范爾稱,心力衰竭可以引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使心力衰竭變得更加嚴重。以往曾經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會刊》上的研究報告表明,打鼾的女性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是不打鼾女性的兩倍。
延伸閱讀:
心力衰竭又稱“心肌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并由此產生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疾患、細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臟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臟病而產生心力衰竭的表現。妊娠、勞累、靜脈內迅速大量補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臟的負擔,而誘發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