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一紙《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發布,為中醫藥未來發展描繪出一幅氣勢恢宏的藍圖,中國中醫藥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在這條康莊大道上,如何才能利用好這一歷史機遇,為祖國傳統醫學開辟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為此,39健康網獨家專訪了2016第九屆中國健康總評榜專家組評委、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
發展中醫藥 不止屠呦呦這一個路徑
受中國典籍《肘后備急方》啟發,屠呦呦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被譽為“拯救2億人口”的發現,2015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老祖宗在大量臨床實踐中證實了青蒿的作用,屠呦呦通過科學的方法將最有效的單體成分提取出來,被世界所認可,這為中醫藥研究探索了一條成功之路,但并不意味著單體研究是中醫發展的唯一路徑。”面對有人質疑屠呦呦進行的不是中醫藥研究,呂玉波指出,屠呦呦的單味研究是發展中醫藥的一種方法,不應該否認,但并不唯一,與單味相比,中醫藥的復方更有魅力,更具中醫特色。
中華民族與疾病抗爭的數千年來,形成了“既有單方,更有復方”的中醫特色,實踐也證明了單方、復方的有效性。只是人們目前的水平,還沒真正弄清兩者背后的機理。
發展中醫,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能讓中醫藥研究越來越深,對中醫的認識也會有更多的理解。
“發展中醫藥,需要更多的路徑和思考,”呂玉波介紹說,在與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評審委員會所在的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的專家交流時,他們表示對中醫的復方很感興趣,最近也會展開復方領域的研究與合作。
呂玉波稱當前中醫藥發展已經迎來“歷史最好機遇”,他表示,除了加大中醫研究力度,還有兩個方面需要引起重視。
一方面,盡快針對發展綱要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把藍圖變成具體的政策,做好落地,對中醫藥發展有更明了的指引。
此外,充分利用好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背景,做好中醫藥挖掘、整理和提高工作。中醫傳承千年,亦是中華魂的重要部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評價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在日本漢方、韓國韓醫的沖擊下,我們就更要充分發揮中醫最大的優勢與特點——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背景。中醫,是中華民族文化集中在醫療健康方面的體現。如果脫離文化背景理解中醫藥,發展中醫藥,我覺得是不全面的,沒有抓到本質。
發展中醫院 提高療效才是硬道理
2013年全國中醫類醫療機構總診療87079.4萬人次,占總診療的15.4%,比2008年增長了61.19%。
2014年末,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43635個,比2013年增加1669個。
與過去鄉村醫生赤腳行醫不同,如今中醫藥服務已經有了重要載體——中醫院,這也成為人們尋求相關服務的主要渠道。因此,我們可喜地看到,中醫院正處于不斷向上發展的態勢,基層中醫藥服務也在擴大,絕大部分的社區都能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中醫藥服務。
呂玉波指出,無論三甲醫院還是社區中醫院,想要發展,就要重視提高中醫藥的臨床療效。
在祖國醫學的偉大寶庫中,仍有眾多精髓、瑰寶等待挖掘。中醫院要圍繞臨床療效,做好挖掘、整理、提高工作,把臨床療效發揮到淋漓盡致。
作為全國門診量最大(700多萬人次)的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多年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成為全國服務患者人數最多的中醫院。呂玉波談到個中“秘訣”,還是離不開臨床療效。
那么,如何才能切實提高中醫院的臨床療效呢?廣東省中醫院在多個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首先,挖掘和整理歷代經典文獻和古今的研究成果。從對疾病的認識、到癥候規律的把握,從病因到病機,從治療思路、治療原則,到理法方藥,從特色療法到單方、驗方,從生活起居到調養護理,完整地整理出來,用以指導臨床。
其次,整理、吸取全國名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廣東省中醫院各重點專科與全國名中醫、名家建立學術聯系,甚至建立師徒關系,鼓勵專科把名醫名家引進到醫院,成立工作室。據了解,廣東省中醫院至今成立了50多個名醫工作室,其中不乏全國知名的國醫大師,讓他們的精華思想在廣東省中醫院“落戶”。
同時,挖掘和整理院內名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廣東省中醫院多年來成就了不少名醫和名方,也形成了不少獨到的流派,這些是醫院的寶貴財富。通過歸納、整理,并成立 17個流派研究室,讓醫院的名醫經驗和學術思想能夠延續下去,發揚光大。
然后,挖掘和整理中醫特色療法和適宜技術,民間單方、驗方等。廣東省中醫院通過國家“中醫傳統知識名錄”項目、舉辦七屆“杏林尋寶”,在全國范圍內尋找中醫特色療法,通過SOP(標準作業程序)將之規范化,還把民間安全有效的單方和驗方整理、挖掘出來,找到適應癥,并應用于臨床。
廣東省中醫院將自己的使命歸納為一句話:中醫水平站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探索構建人類完美的醫學。
“這是我們特色所在,也是為廣大患者服務實現差異化競爭的‘精髓’所在,”呂玉波介紹說,廣東省中醫院不抗拒現代醫學的有效方法,只要對患者有利,我們也會把現代醫學和傳統中醫學結合起來,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
近些年,個別醫生忽視臨床療效,導致患者對中醫產生誤解,甚至衍生出所謂的“中醫黑”。患者到中醫院就診,就是為了解決病痛,療效才是硬道理,中醫院要以患者的需求為導向,以臨床療效為根本,再根據自身特色選擇合適的發展戰略。
呂玉波堅定地說:“老祖宗很有智慧,我們要把祖國醫學寶庫的瑰寶挖掘好、整理好、發揚好,著力把中醫藥的臨床療效發揮到極致,中醫藥發展才有扎實的基礎,這也是中醫藥發展的源泉和根本。”
呂玉波寄語中國健康總評榜:
中國健康總評榜支持和鼓勵醫療行業的正能量,為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樣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取向值得我們稱贊和參與。
在當前醫改的大環境之下,很多矛盾會暴露出來,支持和鼓勵正能量一定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希望未來總評榜能繼續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本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如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個別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本網站致力于提供正確、完整的健康資訊,但不保證信息的正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正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本站所提供的任何醫藥資訊,僅供參考,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建議,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