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喝水要掌握四原則
夏季喝水原則
炎熱的夏季大家都知道要多喝水,可是怎么喝水,什么時間喝水很多人都不知道,只要掌握喝水的四大原則,就會讓身體真正地得到補充。
原則一:一次喝完一杯水。真正有效的飲水方法,是指一口氣將一整杯水(約200毫升至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隨便喝兩口,這樣才可令身體真正吸收。
原則二:喝好水。可選擇優質的礦泉水、純凈水、山泉水等。
原則三:飲暖水。夏日很多人都會選擇喝冰水。其實冰水對胃臟功能不利,喝暖開水更為有益,因為這有助于身體吸收。
原則四:在高溫酷暑、運動、發燒等大量出汗情況時,則需要補充更多的水量。
飲用礦泉水不會引起腎結石
飲用礦泉水
有人說飲用礦泉水多了,攝入鈣就多,會得結石病。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若長期鈣攝入不足,反倒會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促使甲狀腺素的長期過量分泌,結果引起骨鈣減少而骨質疏松和血鈣、軟組織含鈣量增加的反常現象。而高水平的血鈣可導致動脈硬化,高血壓和結石、骨質疏松和骨質增生。
與此同時,血中多余鈣有三個去向:一部分鈣通過尿液排出;一部分鈣通過糞便排出;另一部分錯位沉積在骨骼其他部位從而造成骨骼增生。
人體所需要的鈣主要來源于膳食的食品中,從水或礦泉水中攝取的量相對較少。飲用礦泉水不可能引起腎結石。
小貼士
桶裝水泡檸檬片
檸檬是一種營養和藥用價值都極高的水果。檸檬中含有豐富的檸檬酸,被譽為“檸檬酸倉庫”。檸檬中最主要的營養成分除糖類以外,還有鈣、磷、鐵及維生素B1、B2、維生素C和煙酸等。
鮮檸檬泡水喝,由于維生素含量極為豐富,是美容的佳品,能防止和消除皮膚色素沉著,起到美白的作用;喝檸檬水還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因為檸檬水能緩解鈣離子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所以可預防和輔助治療高血壓和心肌梗死;檸檬水中含有大量檸檬鹽,能抑制鈣鹽結晶,從而阻止腎結石形式,甚至可以使部分慢性腎結石患者的結石減少、變小。
美國泌尿學會年會上公布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常喝含檸檬汁的飲料可提高尿中的檸檬酯水平,鈣物質能預防尿中的礦物質在腎內形成結晶即腎結石。
如何識別劣質桶
識別劣質桶
飲用水桶是優劣之分的。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水桶可以按原料分成兩種。一種是進口食品級PC(聚碳酸酯)原料制造的,另外一種就是用社會上回收的具有嚴重污染的工業廢舊塑料、一次性醫用塑料、廢舊光盤、回收的生活垃圾塑料制造。
識別后一種“垃圾桶”有6個方法:
1.觸摸識別。用手觸摸時,水桶表面沒有光滑感,許多部位還有輕微的毛刺感覺。
2.觀察識別。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這些桶內壁有很多小黑點存在。
3.色澤識別。這些桶和正規桶比,顏色特別黑,沒有透明感。
4.重量識別。正規桶一般在720~810克之間,而“垃圾桶”的重量不會高于720克,一般在480~680克之間,用手也可以掂出差別。
5.桶底識別。正規桶生產廠家在桶底鑄上了生產廠名和標志、材料品號、生產日期等,而“垃圾桶”則沒有。
6.價格識別。從桶裝水的零售價上排序,在低價的桶裝水中,很容易發現“垃圾桶”的蹤影。
上班一族巧飲水
上班族飲水
上班一族常常會因怕上洗手間而疏忽了喝水,長此下去,膀胱和腎都會受損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
起床之際先喝250毫升的水,可幫助腎臟和肝臟解毒。清晨從起床到辦公室的過程,時間特別緊湊,身體無形中會出現脫水現象,所以到辦公室后先給自己一杯250毫升的水。
在空調房里工作一段時間后,一定得趁起身活動的時候,再喝一杯水,補充流失的水分,有助于放松情緒。
用完午餐半小時后,喝一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待會吃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睡前一至半小時再喝上一杯水。這樣,一天就已攝取2000毫升的水量了。不過別一口氣喝太多,以免夜間上衛生間影響睡覺質量。
健康飲水日程表
1、晨起先喝水250毫升,半個多小時后用早餐。
2、從起床到辦公室整個過程時間緊湊、情緒緊張、身體無形中會脫水,所以到辦公室后,要先喝水至少250毫升。
3、工作一段時間后一定要給自己一杯水,這有助于放松情緒。
4、午餐后約半小時可少喝些水。
5、喝上一大杯水,幫你清醒頭腦。
6、下班前再喝杯水,想喝水減體重的可多喝幾杯,以增加飽足感,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7、睡前一至半小時再喝一杯水。
人體有酸性與堿性之分
人體酸性與堿性
最近,關于人體“酸性體質”、“堿性體質”的報道,還有很多的關于改變酸性體質的辦法,一些廠商為推銷產品比如“堿性水”、“離子水”或其相關設備,不斷向公眾介紹人體酸堿知識。“人體真有酸堿之分嗎?”記者采訪了幾位醫學專家,稱人體分出酸堿度缺乏科學根據。
人體自身有強大的酸堿調節功能,體內分酸堿無科學依據。
北京大學生理學系教授范少光:在西醫理論中,人體沒有酸性與堿性之分,因為人體自身有強大的酸堿調節功能,外界對其影響是很小的,即使人體攝入有酸性或堿性物質,也會被這種調節功能很快中和。
人體無酸性、堿性,卻可能出現酸中毒或堿中毒。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人在嘔吐時,把胃里的胃酸大量吐出來了,這時體內堿性物質占了較大的優勢,就可能成堿中毒。
另外,人如果吃大量堿性藥物,導致體內堿性物質增多,也可能造成堿中毒。
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主任劉文虎:人體確實會出現偏酸或偏堿的情況,但并不說明人是什么“酸性體質”、“堿性體質”、正常人的PH值都會保持在7.35~7.45之間,不論你吃多少酸性或堿性食物,都不能將其改變。
人自身有兩個調整系統,一個是呼吸系統的調整,一個是腎臟系統的調整,在人體內通過酸堿達到平衡。強大的腎臟,可以通過尿液排掉身體內多余有機酸,而呼吸也能幫助人體快速排掉多酸性成分。而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人的體液,體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緩沖系統,它在酸性食物發揮“作用”前,就會被機體本身中和掉。
造成酸中毒有多種原因,比如呼吸系統出現問題,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呼吸衰竭等,這時體內就有過多的碳酸,就會形成呼吸酸中毒。
另外,當腎臟出現問題,比如,尿毒癥時,調節酸堿平衡的功能受到損害,酸性物質排不出去,也會引起酸中毒。
![小牛](/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