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一瓶的魚油你敢買嗎?日前記者在廣州東埔一藥店見到5元一瓶的魚油。從原價上百元、幾十元到現價的10多元、幾元……為什么會出現如此懸殊的價格差異,一業內人士趙先生以魚油為例,向記者倒出了個中“玄機”。
據透露,保健品的科研經費應占其利潤的3%~5%,但一些保健食品企業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及利潤的1%。保健食品利潤一般可達100%~200%。一個保健食品從研制、開發、報批到出成品,再到商標注冊一般只需數十萬元。
魚油類的保健品,中等規格包裝,一般出廠價為6元~8元,剔除約20%的銷售宣傳費用,以及流通成本,一瓶中等規格的魚油零售價在40元~100元左右是較為合理的。如果消費者遇到只有幾元錢,尤其是6元以下的魚油保健品,一定是產品有問題,千萬不要購買。
為降低成本,一些不良商家常常挖空心思,制造出一些劣質的魚油來牟利,常見有以下兩種:一是色拉油+腥味素=魚油。為牟利,不良商家有的以次充好,有的用色拉油加腥味素。二是皮鞋拿來做膠囊。魚油以膠囊包裝常見,膠囊殼分硬膠囊和軟膠囊,1粒空膠囊的加工成本大約在0.4~0.6分,膠囊有藥用膠囊和食用膠囊之分,藥用膠囊質量比食用膠囊好,價格也貴,一般品牌產品才可能使用藥用膠囊。黑心商家甚至用工業用膠囊,廢棄皮具(如皮鞋、皮包等)來制作膠囊殼。
消費選購保健食品應盡量到有信譽的超市、藥店,認準保健食品的標示,了解功效成分,一般“承諾立刻見效”的,不可相信。
![小牛](/images/d.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