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專家說,健康的最大威脅是生活方式疾病。生活方式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等,主要是由不良飲食習慣、精神緊張、吸煙酗酒及缺少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抵御生活方式疾病,健康教育專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6字方針——“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調整出了新的健康口號“四個一點”。大家不妨從新的一年開始,把這些健康好習慣落實在每一天。
管好嘴
飲食再清淡一點
“管好嘴”不僅僅是吃八成飽的問題,還包括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
就說吃肉,能吃水里游的,不吃天上飛的;能吃天上飛的,不吃地上跑的。腿越少越好,沒腿更好。也就是說肉類里面,魚肉是最佳的,其他肉類最好少吃。心血管病人要少吃雞蛋。
飲食再清淡一些,包括鹽再少放一些,每人每天少于5克;油再少一些,每人每天限制在25克內;增加粗糧和蔬菜、水果的比例,每天保證有500克蔬菜水果的量;調整烹飪結構,少煎炸,多清蒸,盡量保證食物的原汁原味。
多動腿
手腳再勤快一點
肥胖是生活方式病的罪魁禍首,但調查顯示,通過運動來控制體重的人還是不如“挨餓”減肥的人多,且參加體育活動的以老年人居多,青壯年在運動場上難覓蹤影。
運動是防止肥胖和慢性病的最簡便最安全的方法。建議多動腿,特別是文職人員,不要上班坐,下班坐,回家的路上還是坐(小汽車和公交車等)。外出時路程步行一個小時之內能到的,最好還是走著去。中老年人可多做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登山、球類、健身操等。
交往中
煙和酒再少一點
調查發現,應酬中、休閑中特別是玩游戲機、看電視、下棋、打牌和有朋自遠方來,這些時候是煙、酒最為開放的時刻。吸煙的害處眾所周知,對于飲酒,科研結果顯示,每一次喝酒都會對人的肝臟產生負面影響,而每一次醉酒都是一次程度不同的罹患輕微肝炎的過程。
為此,專家的建議是,平時交往特別是飯局時互相不敬煙,酒盡可能少喝,提倡“隨意”,不為難別人。
看事物
心情再愉快一點
樂觀開朗、笑口常開會給人的精神和軀體帶來雙重調節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促進身心健康;而惡劣情緒對機體損害最為巨大。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凡喜怒無常,沉湎在個人情感中的人,有77.3%患上癌癥、高血壓、心臟病和情感失調等疾病。前蘇聯的別依林博士調查證實,80歲以上的老年長壽者中,有96%是笑口常開的。心情好是健康最不花成本的良藥。